-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病合并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老年病合并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丁萍
(上海新华lt;崇明gt;医院3病区 202150)
【摘要】 老年抑郁症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探讨老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根据其临床基本特征及早进行有效的干预,并且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
【关键词】老年病 抑郁症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71-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高,而由老年病诱发的老年人的抑郁症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的难题。老年抑郁症不仅加重老年人本身的慢性疾病,而且影响其生活质量,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因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药物治疗与日常护理的同时应早期并长期给予心理护理,以保障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1.老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1.1 生理因素 老年脑功能的退化以及脑血管疾病与老年抑郁症的产生密切相关,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调节功能削弱、正常睡眠和生物周期紊乱、调节情绪的中枢神经递质改变、脑形态的变化等有关[1]。
1.2 家庭因素 现代社会,老年人的子女都相对较少,又都忙于工作,有的甚至不在身边。许多老年人在得知自己被确诊为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后,思想压力非常大,可又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往往就会表现出无助、惊慌、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和行为,造成精神过分紧张,负面情绪比例过高,最终形成抑郁症。
1.3 社会角色的转变 老年人一旦退休,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突然闲暇下来,很多人往往不能适应。尤其是离退休干部,之前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习惯了发号施令,离退休后,社会地位的下降和社会联系的骤然减少,容易使老人产生失落、寂寞、悲观心理,进入情感真空期。此时如不加于引导,尽快适应角色变化,也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1.4 经济负担的问题 有无经济负担也是老年病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老年人由于患有慢性躯体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医疗消耗大,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而大多数老年人均已退休,经济收入不多,再加上子女下岗、突发事故等负性生活事件,或因子女上班缺少人照顾、请不起保姆无法照顾其起生活起居等诸多原因,都将影响着老年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2.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征
2.1 精神状态方面 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减低: 出现思维活动缓慢、行为动作减少或迟钝、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联想困难或理解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还可产生幻觉、人格解体、疑病观念等症状。
2.2 情感方面 以显著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万念俱灰、情绪压抑、沮丧、无价值感和不恰当的自罪感,并对日常活动和以前的业余爱好丧失兴趣和愉快感。渐渐地还出现紧张不安、疑神疑鬼、缺乏自信、消极厌世、有的甚至有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
2.3 躯体状况方面 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明显减轻、行动迟缓、少言寡语,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繁多的躯体不适应症状等,有的还存在症状的非典型性,即情绪异常和躯体主诉呈混合状态,此时服用抗神经衰弱的药物往往毫无效果。
3.老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
3.1 给予健康指导 要让老人正确认识到:人到老年,其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减退是正常过程,要正确面对现实,理智面对疾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产生过分忧虑,使病人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同时鼓励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预防各种慢性病,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3.2 增加护患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减轻或消除老年病人抑郁情绪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由于工作、社交等活动的减少以及缺乏倾诉对象,容易产生孤独感、无用感或被遗弃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全面准确的收集患者资料,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认真倾听、耐心解答、稳定情绪。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制造一种融洽平和的气氛,消除其心理不适感,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
3.3 去除不良的刺激,加强心理疏导 老年患者一旦感觉身体不适,很容易陷入恐惧、焦虑的精神状态,护理人员在加强日常护理的同时,应耐心讲解基本的医疗常识,使其建立客观的病情识别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从老人的情绪变化上洞察其心理矛盾、冲突,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老年人的劝慰工作,及早开展心理疏导,防止抑郁情绪的产生。
3.4 改善睡眠:抑郁症患者大多有睡眠形态的紊乱,因此要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鼓励患者从事短暂的活动,向老年人宣传规律锻炼对于促进睡眠的重要性。晚上入睡前可以听一些舒缓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