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伴半身不遂病人的心理护理.docVIP

老年肺结核伴半身不遂病人的心理护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肺结核伴半身不遂病人的心理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老年肺结核伴半身不遂病人的心理护理 朱谦 刘春艳   (解放军第82医院感染内科 223001)   【摘要】目的:了解肺结核伴半身不遂患者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肺结核患者愉快的接受抗结核治疗。方法:经过护理人员细心周全的观察,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主要表现为恐惧及焦虑、自卑悲观绝望、麻痹侥幸、求助、发泄。结论 观察患者的心理特征,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的身心早日康复。   【关键词】肺结核;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2-0027-0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里的心理学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由于其治疗具有长期性、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容易使患者丧失治愈的信心,而老年患者由于病情变化快、心理活动复杂,更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心理状态。在不利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潜在地增加了治愈疾病难度。而病程愈长,抑郁程度愈重,二者相互作用,恶性循环。有时不良心理状态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危害比肺结核引起的器质性损害更为持久和严重。因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了应用准确的治疗方案,更重要的是分析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掌握其心理变化,制定相应的互利措施,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有利于患者的积极配合。   1.病历摘要   患者男,84岁,农民,因“间断性发热12天,咯血3天”与2011-8-5入我院传染科。缘于患者1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当时测体温38℃,给予静滴克林等药对症一天仍有发热,后未继续治疗;一天前突然出现咯血,色鲜红。因夜间家人无法估计咯血量。门诊拟:“双肺结核伴感染、咯血?”收入科;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咳嗽、咳痰;精神,睡眠可,饮食差。查体:体温37℃,脉搏103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晰,言语不清,查体合作。两侧呼吸运动对称,两侧语颤对称,无胸摩擦感,扣疹浊音,双肺呼吸音粗,为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四肢、神经系统(-)。辅助检查:CT:两肺弥漫性病变,右侧胸膜肥厚。考虑“双肺结核伴感染、喀血”予抗感染;增强抵抗力;保护胃黏膜;止血;营养支持治疗。患者入科治疗第三天双侧胸腔座位背部探查:右侧胸腔内可探及少量液性暗区,最大深度18㎝。8月13号CT报告仍考虑血型播散型肺结核,主任指示:今起加量INH为0.4g/日,同时加服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   既往病史:患者两年前脑栓塞后左半身不遂。   2.护理   2.1 孤独与自卑心理   人的心理活动不能马上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中间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是人的习惯性心理造成的。[1] 因此,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平衡患者心理。社会支持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对促进健康非常有利。[2]住院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同事等对患者的支持、理解、帮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患者的此种心理,我们向患者及其家属、朋友认真讲解了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消毒隔离措施,帮助患者规范自己的行为,克服其不良习惯:告诉患者不随地吐痰、咳嗽;随身带手帕或卫生纸,打喷嚏时用其掩住口鼻;鼓励患者家属、亲朋探视病人,同时告诉他们一些自我防护措施,不歧视病人。我们还热情、耐心地与患者交谈,帮助他了解肺结核,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让他体会到大家都在关心着他,消除了患者的自卑感、孤独感,患者振作了精神,积极地配合我们的医护治疗[1]。   2.2 恐惧、焦虑心理   我们积极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态度温和,言语和蔼。耐心的对他进行卫生宣教,告诉他肺结核是一种可治可防的疾病,不再是原来所说的绝症;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肺结核多会传播,并动员其家人到医院检查,消除了患者担心传染给家人的焦虑。   2.3 依赖性增强的护理   左半身不遂使患者生活多半不能自理,所以生活上依赖家人;另一方面,由于其年龄已大,家人的关注点也围绕着他转,患肺结核的恐惧亦使其依赖性增强。对于患者的此种心理,我们一方面体谅病人的心情,另一方面耐心给予病人鼓励,告诉他肺结核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过度的依赖是一种软弱的行为,在疾病面前应该勇敢,自主,这样才更有助于战胜疾病。另外,我们还鼓励病人家人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减轻患者自卑、抑郁等负面心理。并通过治疗、护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输液时主动配合抬手、主动打招呼等表现,及时给予其认可、夸奖来增强其自信心。   2.4 悲观、绝望心理护理   该患者的悲观绝望心理主要是由于对肺结核的治疗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