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重叠辞格在使用中的韵律格式分析研究.pdf

汉语重叠辞格在使用中的韵律格式分析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重叠辞格在使用中的 韵律格式分析 汪如东 关于重叠在修辞上的作用,谈论最早的莫过于刘勰的《文心雕龙· 物色篇》了:“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 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 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果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 嗄暖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 夺?”但后来人们对重叠的关注似乎主要集中到了语法方面。赵元任指 出:“重叠可以看作一种变化,也可以看作一种语缀。” 语言中的重叠是根据人们的习惯和约束发出的声音,不但要达意传 情,而且要舒心悦耳。从广义范畴来说,重叠不仅仅是音节、语素、词等 单位的叠置,甚至可能是句子、句群、篇章等更大单位的反复再现,像对 偶、排比、反复、顶真、层递等常见辞格,无不与声音(音节和平仄) 的重叠相关,因此,重叠实际上可以分为全重叠(从内容到形式完全一 样,如叠音和反复)、非全重叠(仅指形式一样,如排比、对偶讲究平仄 和句子的整齐)。在实际语流中本体部分和重叠部分的韵律格式并不全然 相同,而是有张有弛,舒缓有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重叠韵律格式。 重叠辞格的声韵律 由音素的异同对立统一成周期性的组合,形成同音素与异音素有规律 的交替出现而构成声韵律节奏。如叠音、双声、叠韵,就是声韵律模式形 ABAC式等大家熟知的词的重叠,在这些格式中,除AA式属于音节的单 446/修辞学论文集 纯重叠,其他格式都是声韵相间或声音交错使用,形成一种变化美。 叠音词在句中为了表达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时会形成所谓硬叠。郭绍 虞《语文通论》(开明书店,民国三十年九月初版发行)中说:“重言之 例有二:其一,起于状物摹声的作用,如‘关关、呦呦、洋洋、茫茫’ 之类,都由单音不足以摹状其意义,所以必须衍为重言……其又一,本非 重言,而以硬叠传神,或是摹肖口吻,或是形容声情,如‘高高、低低、 大大、小小’,单字重言,义本无殊;此类重言,根本不需复用,复用则 其义重。所以由前一例言,不宜单用;由后一例言,又不必复用,然而昔 人行文选辞,却不能受此限制,正于自由伸缩之处,见出作家修辞的技 巧。”他还分别举了两首古人的诗来说明。《寄男抱孙诗》:“添丁郎小小, 别吾来久久,脯脯不得吃,兄兄莫燃搜。”此小儿口吻的诗,用单词复言 的惯例以摹状声情。《吴中情奴相思谱剧》:“4,J1.远远,天涯近近,此处 孤孤,那边另另。”均以硬叠传神。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硬叠难 免有人为的痕迹,使用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更多的情形是叠音词彼此交 错使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叠字成句的范例,至今为人们传诵。从声 韵的角度分析,“寻…觅”分别为阳声韵和入声韵,重叠后舒入两个音 节一松一弛,前呼后应;“冷”“清”韵尾相同,但声母不同,重叠后避 免了雷同所带来的乏味,仄仄平平的声音格式又与冷清的内容氛围互为表 里;最为叫绝的是“凄”“惨”“戚”的重叠,这三个字分别为阴声韵、 阳声韵、入声韵, “凄”的韵母是开口度较小的i,似在低声地啼鸣, “惨”开口度放大,悲伤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渲染,“戚”又转为开El度 小的i,且以入声收尾,似在呜咽,又似在抽泣,欲语还休,把这种凄惨 寂寥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正由于叠音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有时甚至可以突破语法的限制。如 按照一般的语法规则,汉语的句子一般有主语和谓语,分别由体词(名 词、代词等)和谓词(动词、形容词等)担任,体词和谓词都有可以重 叠的词,也有不能重叠的词,而杭州孤山公园的一副楹联却全用叠音写 成,不能重叠的词在其中也能重叠了: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第六编 汉语现象与言语运用/447 除了上联中的“山山水水”“处处”和下联中的“时时”可以看作 是当然的叠音词外,其余都不能重叠;上联似乎还能分辨出大致的主语 和谓语部分,到了下联就分不出来了。这副楹联能流传下来,与其讲究 音节声韵的交错分布、力避机械重复有关。上联“山山水水”中“山” “水”的声母相同,但韵母不同,一为阳声韵,一为阴声韵,可谓阴阳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