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纤维改性技术及其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丙烯腈纤维改性技术及其应用

聚丙烯腈纤维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王 强,封 严(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学院,天津 300160)聚 丙 烯 腈 纤 维 ( Polyacrylonitrile or acrylic) 是指由 85 %以上的丙烯腈和第二、第三单体共聚的 高分子聚合物纺制的合成纤维。如果丙烯腈含量在35 %~85 %之间,而第二单体含量占 15 %~65 %,这种共聚物纤维则称为改性聚丙烯腈纤维。20 世纪 50 年代聚丙烯腈纤维在美国、德国和 日本实现了工业化生产。60 年代和 70 年代世界聚 丙烯腈纤维工业快速发展,但在 1990—2005 年间,世界聚丙烯腈纤维生产的平均年增长率仅有 0.8 %。2005 年全球聚丙烯腈纤维的产量为 261.9 万 t,占化 纤总量的比例为 7.78 %。由 于 金 融危机的影响, 2008 年全球聚丙烯腈纤维的产量为 200 万 t,比上 年下降了 19 %。近年来,我国聚丙烯腈纤维产业高速发展,产 能呈现跳跃式扩张。据统计,2005 年我国聚丙烯腈 产 能 达 到 72.8 万 t, 年产量已位居全球首位 。2007 年我国累计生产聚丙烯腈纤维 82.2 万 t,与上 年基本持平,增幅仅为 0.67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聚丙烯腈纤维的总产量为 60.37 万 t,比 上 年 减 少 24.64 % 。据 最 新 数 据 , 2009 年 1 ~9 月 份,聚丙烯腈产量已达到 52.20 万 t,比上年同期增长 24.45 %,生产已呈现复苏迹象。聚丙烯腈纤维改性的原因聚丙烯腈纤维被称为合成羊毛,是代替羊毛 的一种理想合成纤维,它具有较好的蓬松性 、弹 性、保暖性,但是其回弹性、卷曲性与羊毛相比仍 存在较大的差距。聚丙烯腈纤维吸湿性差的弊端也 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天然纤维的舒适性。此外, 聚丙烯腈纤维易于产生静电的积聚,纤维的体积电 阻率高达 6.5×1013 Ω/cm,影响了纺丝加工性能及其 应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合成纤维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传统聚丙烯腈纤维已不能适应人们 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改性。12 改性技术2.1 吸湿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吸湿性的改善可通过以下 3 种化 学改性方法加以实现。2.1.1 引进亲水性基团通过聚合或共聚在大分子的基本结构中引进 大量亲水性基团。如在共聚时引进丙烯酸、甲基丙 烯酸和二羰基吡咯化合物等亲水性单体,就可以得到吸湿性较好的聚丙烯腈纤维。也可以采用增加丙 烯腈共聚物中第二单体丙烯酸甲酯含量的办法。这 种聚合物纤维中的酯经过碱处理会生成酸,从而最终在聚丙烯腈大分子中引进羧基 [1]。收稿日期:2009-10-26 修回日期:2009-11-28作者简介:王强 (1984~),男,汉族,河南永城人,天津工业大学在 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功能性纤维及非织造材料研究。合成纤维 S FC 2010 No.1 7摘要:综述了聚丙烯腈的改性技术及其特点。从化学、物理改性方面出发,主要论述了聚丙烯腈纤维在吸湿、抗静电、阻燃、消臭、吸附等方面的改性技术。这些改性技术赋予了聚丙烯腈纤维新的功能, 使聚丙烯腈纤维在高科技和工程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改性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Q34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54 (2010) 01-0007-04专 题 综 述C o m p re h e n sive R e vie w2.1.2 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同样可以达到增加 纤维中亲水性基团的目的,其工艺要比大分子结构亲水化的方法简单易行。聚丙烯腈可与甲基丙烯酸、聚乙烯醇等接枝共聚,达到改善吸湿性的目 的。丙烯腈与天然大豆蛋白通过接枝共聚制得亲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是又一成功的范例。随着接枝效率的提高,吸湿率相应增加,这是由于大豆蛋白存 在于聚丙烯腈纤维的表面的原因 [2]。2.1.3 对纤维表面进行碱减量处理用碱减量法对聚丙烯腈纤 维进行表面处理, 使纤维表面粗糙化,产生沟槽、凹窝,以增强其吸水效果。同时,纤维结构中氰基与酯基在一定浓度碱溶液作用下,水解生成的—COOH、—COONa 等亲 水基团,也使纤维对水分子产生很强的亲和力 [2]。2.2 抗静电改性近年来,用共混法制备聚丙烯腈抗静电纤维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共混碳黑、石墨及碳纤维,共混烷基碳酸盐及其共聚物,共混金属微纤,共混无 机盐,共混聚乙二醇/醚及其衍生物 [3]。等离子处理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在处理抗静电性方面有其优越性。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纺织 品,可使纤维表面改性,亲水性提高,改善织物抗 静电性。通过等离子体聚合或等离子体引发亲水性单体 (也可是其他抗静电剂) 在纤维表面上接枝聚 合,以改善纤维表面的特性,从而使纤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