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孔地震CT在井间岩溶勘察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孔地震CT在井间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跨孔地震 在井间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CT 张连伟 唐筱眸 周海滨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Applications of Cross-hole Seismic CT Technique in Investigation of Karst at Cross-well Section Zhang Lianwei Tang Xiaomou Zhou Haibin 摘 要 对井孔间岩溶发育地区采用跨孔地震 CT 技术,记录地震波射线穿透地质体的走 动能量变化,将观测到的数据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反演,重现地质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全面清晰 了岩溶及裂隙发育的空间位置和影响范围。地震 CT 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对钻 域补充了关键性的地质资料。 关键词 跨孔地震 CT 岩溶 桩基础 反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P631. 4 A 震波传播路径叠加后成像,这种方法类 方法。可成功用于岩石( 或砾石、沙层) ) 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 该新建铁路沿线多以丘陵、中低山地貌为主,地质 构造复杂,岩溶发育以覆盖性岩溶为主。 发育地层为泥盆系到白垩系的灰岩、白云质灰岩、 砾岩( 砾石成分为灰岩) ,岩溶及裂隙发育程度不均 匀,从微弱发育到强烈发育都有。溶洞中多数具有充 填物或含水,以粉质黏土、角砾土等为主。 根据同类工程经验,该区灰岩的纵波波速 Vp 在 4 000 ~ 6 000 m / s之间,饱和含水土层的纵波波速 Vp 在1 500 ~ 2 000 m / s 之间。基岩与土层之间存在极为 明显的波速差异,提供了较好的物性条件,具备了开展 跨孔地震 CT 方法的地球物理条件。 1 土) 等各种地层。依据波在不同介质中传 异,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成波速进行 CT 精确描述井间地质目标体的几何形态和物 走时与介质速度的分布关系可用如下方程 dl ∫R( ) t = i V v ( x) 式中: V( x) 是介质的速度分布,R( v) 是依赖 的射线路经。 由上式可见,当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发 走时也随着发生改变。将多条通过介质的 走时提取出来,反算出介质的地震波速度 介质的地震波速度空间分布图像。 跨孔地震 CT 原理 工作方法原理 跨孔地震 CT 技术也称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经 2 2. 2 层析成像技术 地震 CT 的核心技术是地震波射线追 2. 1 析成像反演算法,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且 是基于惠更斯原理和网络理论的最短路径 常用作高精度孔间地层成像探测。它是在第一个孔内 发射器发射地震波到达第二个孔内后被检波器接收, 数据传输到地震记录仪中保存以做后处理分析,把地 ( SPR) 和联合迭代重建技术( SIRT 算法) 精度弯曲射线 CT。国内外多数井间地震 软件均采用以上算法,通过求解大型的、稀 收稿日期: 2011 - 02 - 14 第一作者简介: 张连伟( 1979—) ,男,2002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应用地球 定线性方程组,进行递归迭代反演,从而得 ⑥CT 反演 根据初始速度模型和初至时间 应用 外业数据采集及资料处理 3 CT 反演软件,选择 0. 5 m × 0. 5 m 的节点间隔( 小跨距 的剖面) 或 1. 0 m × 1. 0 m 的节点间隔 ( 大跨距的剖 面) ,进行叠代计算。 ⑦波速影像图绘制: 根据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以 100 m / s 速度间隔进行色分,叠加工程地质剖面图,制 作波速影像图。 ⑧跨孔地震 CT 反演波速影像及综合地质解释剖 面图绘制: 以波速影像图为背景,叠加钻孔资料、物探 地质解释成果,绘制包含岩土分层、基岩起伏形态、溶 洞边界的综合解释地质剖面。 仪器设备 此次测试工作采用美国 Geometrics 公司 NZ24 型 浅层地震仪、德国 SWG1005 型电火花震源和 AQ - 2000 型 24 道水听器,震源主频高于500 Hz,传感器频 响范围为 5 ~ 4 000 Hz,接收仪器频响为 10 ~ 4 000 Hz。 3. 1 3. 2 工作方法 先在钻孔 1 中某一位置处激发弹性波,并在钻孔 2 中 n 个等间隔位置处接收,可测得 n 个弹性波旅行 时; 然后,按一定规律移动激发点或接收点的位置,直 到完成预先设计好的观测系统( 见图 1) 。 应用实例分析 4 跨孔地震 CT 在新建铁路线桥梁桩基础勘察中基 开展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在桥梁桩基础设计中,一般 根据不同的承载力设计为桩数和桩距不同的工程类 型。在开展跨孔地震 CT 测试中,根据桩基础内不同 的桩孔及钻孔位置,设计相应的观测系统。以某特大 桥桥址 54 号桩基础为例( 见图 2) ,基础内钻孔揭示该 地区岩溶弱发育或中等发育,先对该区钻探资料及波 速影像图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