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总复习吕晓淋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 弹力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 重力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千克(N/kg) (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 4、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特性。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第2节 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同体、共线、等值、反向 第3节 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自然的放在水平桌面上)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p=F/S, 其中: p——压强——帕斯卡(Pa); 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米2(m2)。 2、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 ρ——kg/m3;g——N/kg;h——m。 3、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 第3节 大气压强 1、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 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 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3、标准大气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