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后训练2人民版必修.DOCVIP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后训练2人民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后训练2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课后训练2 人民版必修2 1.有资料说: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业发展的信息有(  )。 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晚清中国近代报业产生 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 中国近代报业由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启 A. B. C. D. 2.“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开阔了民众的视野 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 B. C. D. 3.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人们大多通过电视转播来了解比赛情况。100年前,中国人除了到现场观看比赛外,还能通过什么途径知道奥运会的比赛情况(  )。 A.听广播 B.看报刊 C.看电视 D.上互联网 4.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里蕴含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 A.上海开风气之先 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 C.电影进口到中国 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5.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  )。 A.“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 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 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 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 6.下列传播媒介在中国近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报纸 电影 电视 因特网 A. B. C. D. 7.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 ①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传播信息快捷迅速十分可靠,所以被称为第一媒介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 B. C. D. 8.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中不包括(  )。 A.积极学习网络知识,学会利用网络 B.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要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反对无节制上网 C.网络是资料查找的途径之一,但我们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网络信息 D.因为有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所以我们严禁青少年上网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表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6 11 7 63.6% 1897 49 45 91.8% 1898 47 39 83% 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办报馆。——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材料二 《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风闻,速变通,强国势”。……《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汤志钧《戊戌变法史》 材料三 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六十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主持的……从1874年至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纸总共只有十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国内报刊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答案: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邸报为官府所办,用于传达政令,不是官吏士大夫所办,故错误,排除含的选项,选B项。 答案:B 解析:近代报刊与“下层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关系不大,故错误,选B项。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100年前”即1908年,当时的大众传媒主要是报刊,故选B项。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西洋影戏指电影,说明中国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申报》是上海报纸,徐园是上海的一个地方。 答案:C 解析:1909年清帝并没有退位,清帝退位是在1912年。 答案:A答案:B 解析:根据互联网特点可知是其优势,说法不正确。互联网相对于其他通信媒介其优势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