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四种近代史料看
现代汉语前期词汇新现象
暨南大学 刘晓梅
我们把现代汉语前期定在19世纪至五四运动前。这一时期
处在中国社会大变革和西学东渐的双重背景下,汉语的词汇系统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选取反映清末(本文称近代)历史与
文化的四种史料作为主体对象加以考察,它们分别是:《中外旧约
章汇编》(第一册,以下简称“汇编”)汇集了从1689年到1901年
的《辛丑和约》的中国与外国订立的各种条约、合同、章程、协定,共
有313条,所有约章绝大多数用汉文原本,材料详尽可靠;《鸦片战
的奏折、上谕①;《万国公法》是中外人士共同翻译的介绍国际法原
理的专书,1863年开始翻译,1864年刊印问世;《海国图志》1842
年开始出版,是19世纪中叶最丰富的世界知识百科全书。这几种
史料除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而外,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来看,也
具有极强的词汇学价值,它们记载了当时由于剧烈的社会变化和
西学东渐而出现的一批新词语、新词义及相当多的词语过渡现象。
这当中的许多新词语或新词义沿用至今,有的已是高频使用。
一 近代史料中的各种词汇新现象
(一)19世纪是新词语蜂出的时期
从四种近代史料看现代汉语前期词汇新现象 331
所谓新词语,是和固有词语相对的,即某个时期内新创造出来
的词语。汉语词汇史上曾多次出现新词语的高潮,分别是:汉魏隋
唐、明代后期、19世纪至民国初期、建国初期、20世纪80年代至
今。几乎每次高潮都是在与外国或外族的文化接触过程中产生
的,有的甚至是以宗教文化为先导的,比如前三个时期就是以佛
教、基督教为开路先锋,佛教直接带来了大规模的佛教词语及其相
关联的词语,而基督教则不仅催生了基督教文化词语,更带来了反
映复杂多样的西学的词语;后面的两个时期则主要由巨大的社会
变革引起的。
19世纪至“五四”之前这一时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大量具有
现代意义的现代汉语词就产生于此,既有日常词语,也有学科、行
业术语。我们从这四种史料中确定了多条最早见于该史料的新词
语,如:
“海关”即设在口岸的国家行政机关,是近代产生的新词。最
早见于1813年《管理刑部事务董诰等奏复酌议买食鸦片罪名折》
(史料):“内地鸦片烟未能净绝,皆由各海关查察疏懈所致。”又如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汇编):“凡遇英商货船到口,
一经引水带进后,即由各海关拣派妥实丁役一、二人,随同看押,预
防走私……其所需食用,应由海关按日给银,自行备办。”再如:“近
以免税不利粤海关,故关吏阴挠之。”(《海国图志))409页)
“进口”是近代产生的多义词,一义指外国货船驶进本国的海
关口岸。最早见于1813年《管理刑部事务董诰等奏复酌议买食鸦
片罪名折》(史料):“政贵清源,应请敕交沿海各督抚及各海关监
督,遇有海船进口,认真搜查,有犯必惩。”清·魏源《圣武记》卷八
(1842年,见《汉语大词典》卷10,979页。以下简称《汉》):“并于进
332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四)
口夷船,收卖其压舱碱沙,以杜煎硝之弊。”另一义指国外货物运进
国内,最早见于1814年《两广总督蒋攸锸等奏为遵旨查禁纹银出
口情形并酌议章程折》(史料):“往往出口货价,多于进口货价。”
“嘉庆十七年进口货价一千二百七万余两……十八年进口货价一
千二百六十三万余两……”
“走私”指非法运输或携带金、银、外币、货物等进出国境的行
为。最早见于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及《五口通商附
粘善后条款》(汇编):“倘访闻有偷漏走私之案,该管事官即时通
报中华地方官。”1844年10月24日《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
(汇编):“缘所定之税则公当,不为走私藉口,谅佛兰西商船将来在
五口不作走私之事;若或有商人、船只五口走私……地方官一体拿
究入官。再,中国可以随意禁止走私船只进中土。”
“酒精”即乙醇的通称。最早见于1845年《上海租地章程》
(汇编):“如将火药、硝磺、酒精等物运至上海,官宪应会同在界址
内择定一地,远离住宅货栈,以便储藏,并防失慎。”《近现代汉语新
词词源词典》例引傅兰雅《热学须知》(1898年):“醇即酒精。”1910
年初版、1928年增订的《汉英大辞典》已将其列为词目,并用alco-
hol来对译。
“议价”即买卖双方或同业共同议定价格,用做动词;现也可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视角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选择研究.pdf
- 从国际铜加工行业的重组看中国铜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pdf
- 从国家标准GBT+11918和GBT+11919的修订浅析该产品的技术发展研究.pdf
- 从国家科技奖励看我国农业科技的综合实力研究.pdf
- 从国家粮食战略的高度设计产区粮食物流体系——以河南省小麦物流为例研究.pdf
- 从国家-社会关系看社会风险控制研究.pdf
- 从国民经济步入调整期的现状谈谈对我国橡胶机械行业的若干建议研究.pdf
- 从国内外钢筋标准的对比分析看高强钢筋应用中的问题研究.pdf
- 从国土资源法与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关系的角度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研究.pdf
- 从国外浮法玻璃专利看国外浮法技术的发展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