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概论第六章 道路与铁道工程9
运行速度快。时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 运输能力大。一般每列客车可载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货车可装2000到3500吨货物,重载列车可装20000多吨货物;单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达1800万吨,复线达5500万吨;运行组织较好的国家,单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达4000万吨,复线单向年最大货物运输能力超过l亿吨; 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连续性强,能保证全年运行; 通用性能好。既可运客又可运各类不同的货物; 发时间准确性较高; 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铁路运输成本较低,1981我国铁路运输成本分别是汽车运输成本的1/11~1/17,民航运输成本的1/97~1/267; 能耗较低,每千吨.公里耗标准燃料为汽车运输的1/11~1/15,为民航运输的1/174,但是这两种指标都高于沿海和内河运输。 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最初的速度为4.5km/h,后来达到24km/h。 日本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在1965年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速度。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正式投入运营,速度达210km/h,突破了保持多年的铁路运行速度的世界记录,从东京到大阪运行3小时10分钟。由于速度比原来提高一倍,票价比飞机便宜,因而吸引了大量旅客,使得东京至大阪的飞机不得不停运,这是世界上铁路与航空竞争中首次获胜的实例。 法国的高速铁路后来居上,于1981年建成了它的第一条高速铁路(TGV东南线),列车速度高达270km/h。后来又建成TGV大西洋线,速度达300km/h。1990年5月13日试验的最高速度已达515.3km/h(传统轮轨式),可使运营速度达到400km/h。在一些技术和经济指标上超过日本而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的磁悬浮列车在2003年的实验中,创下了时速581公里的世界最高记录。 日本2005年开始运行的新干线列车(子弹头—轮轨式)Fastech 360S创下世界最快列车记录(360公里 / 小时)。 国际铁路公报对世界上旅客列车速度调查结果( 2007.9.4 ) 列车速度有无极限? 传统的轮轨式列车速度极限——350-400公里左右。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粘着系数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走行阻力却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车速增至粘着系数曲线和走行阻力曲线的交点时,就达到了极限。 解决办法-磁悬浮铁路。铁轨不复存在,运行时列车在离轨道10厘米的高度“飞行”。——普通磁悬浮列车时速轻松达到500公里/小时以上。研究认为可以达到1000公里/小时(超越飞机) 中国的磁悬浮列车 是为了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构筑物。它承受来自轨道、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压力,所以必须填筑坚实,经常保持干燥、稳固和完好状态,并尽可能保证路基面的平顺,使列车能在允许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平稳安全运行。 轨道:包括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道岔和防爬设备等。 作用:列车运行的导向;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大压力。 是铺设在路基顶面、轨枕下面,路基面上铺设的石碴(道碴)垫层。 作用:支承并固定轨枕;传递并扩散荷载;维持路基弹性;吸能(减少路基的变形)。 道碴是直径20~70mm的小块状花岗岩 作用:承受钢轨传来的力(包括竖向力及侧向和纵向水平力)并将其传给道床;保持钢轨的方向和轨距;减震(木枕)。 类型:钢枕、木枕和预应力混凝土枕。 道路施工 桥隧施工 土质路基挖填、压实 石质路基爆破、填压 边坡工程施工(护坡、支护) 道路养护 道路卫生、平整路面及路肩坑槽、整修绿化带及边坡、保持沟涵排水通畅、标志牌 维护、道路检测与评价、道路维修。 主要内容: 一、道路基本常识 二、铁道基本常识 三、道路工程 四、铁路工程 铁路上的各种土木工程设施,同时也指修建铁路勘测设计(选线、定线)、施工、养护、改建所运用的技术。 铁路选线与定线 路基及路堑工程 铁路工程的内容 轨道工程 轨道施工及桥、隧施工 铁路选线与定线 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 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 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 布置线路上的各种建筑物 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 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类型和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 目的:在复杂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下,选出既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尽量少改变自然状态,又能安全、迅速、舒适,保证输送能力的线路。 选线时展线的实例 路基的三种形式 路基及路堑工程 路堑 轨道工程 铺设在路基之上 道床 1、近中期(从2010年起至2040年)——五纵六横七连线,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2、远期(从2040年起至2070年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