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基设计时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第四章 发酵工业培养基及原料处理 ;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
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也为微生物
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 ;一、按纯度 ;天然培养基: 采用天然原料 ;二、按状态;三、按用途(从发酵生产应用考虑) ;第二节 工业发酵中营养基质的种类;3、工业上常用的碳源;(2)糖蜜-常用于酵母、丙酮丁醇、抗生素工业;糖蜜使用的注意点:;(3)淀粉、糊精;(4)油和脂肪;(二)氮源;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铵;;2、有机氮源;氮源使用的一些相关问题:;;(四)生长因子、前体和产物促进剂; 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求:6000单位/ml的青霉素G,理论上需要多少苯乙酸?(已知每单位含青霉素0.6微克)
用量:前体的用量可以按分子量衡算,具体使用有个转化率的问题。
例某厂单耗为:0.337(kg苯乙酸/10亿青霉素),求苯乙酸的转化率?
实际使用时的转化率在40-80%之间。;3、产物促进剂
所谓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五)水;二、培养基设计的优化;理论转化率是指理想状态下根据微生物的代谢途径进行物料衡算,所得出的转化率的大小。 ;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葡萄糖转化为青霉素;(二)实验设计方法; 据文献报道 ,在深水湖泊中10m 深度以下生活的光合细菌,由于依靠类胡萝卜素吸收到达水层的450~550 nm的蓝绿光,可以优先在胞内大量合成类胡萝卜素,往往比浅水和土壤中的光合细菌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高,适合进行开发。
从云南高原深水湖泊阳宗海13m 水层分离获得1株优良光合细菌,命名为Y11菌株。;原培养基:;菌种对碳、氮源的利用; 通过单因子实验确定适宜的培养基成分;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 正交设计确定优化的配方;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 第三节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在工业生产中,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称淀粉的糖化,制得的溶液叫淀粉水解糖。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来源 ;一、酸解法
以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使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方法。
;1.水解过程:
过程:(C6H10O5)n (C6H10O5)x C12H22O11 C6H12O6
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总反应式: (C6H10O5)n+nH2O nC6H12O6
162 180
H+对作用点无选择性,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均被切断,理论得率为111%。;结果:
碳源: 乙酸钠 0.2%
氮源: 氯化铵 0.2%
酵母膏 0.05%
无机盐: 复合无机盐 0.05%
;DE值:葡萄糖值
表示淀粉糖的含糖量。
还原糖含量(%)
DE值= ? 100%
干物质含量(%);;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三、培养基设计时注意的一些相关问题 ;不利影响:
(1)降低了葡萄糖的收率。
(2)给产物的提取和糖化液的精制带来困难。
;2.葡萄糖的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在水解过程中,由于受到酸和热的作用,一部分葡萄糖会发生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复合反应;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1)淀粉乳浓度
(2)酸浓度
(3)葡萄糖浓度;3.工艺过程;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淀粉水解糖的制备 ; 4.评价
优点:
缺点:; 液化程度的控制(液化后需糖化的原因);3.评价
优点:
(1)反应条件温和,不需高温、高压设备。
(2)副反应少,水解糖液纯度高。
(3)对原料要求粗放,可用粗原料并在较高淀粉乳浓
度下水解。
(4)糖液颜色浅,质量高。
;2. 糖化
糖化酶从非还原性末端水解?-1,4糖苷键和?-1,6糖苷键。
终点确定:DE值达最高时,停止酶反应。;二、酶解法
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及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
;三、酸酶结合法
集酸解法和酶解法的优点而采取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淀粉性质分:
;酸酶法:先将淀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