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__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华东版)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课__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华东版) 2

学习目标 一、1、讲述张骞实业救国的故事。 2、说出张骞办实业的背景、民族工业的特点、影响、结果。 二、1、概括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 三、1、合作探究发展的黄金时代和萧条的原因。 2、小组代表谈谈从中的启示。 3、列举整理几个著名民族工业企业、建立者、时间、地点。 4、总结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和发展障碍分别是什么? 2、民族工业的早期发展 第18课 民族工业的 曲折发展 本节内容: 一、民族工业的兴起 三、民营企业的萧条 二、民族工业的早期发展 重点点击: 一、民族工业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早期民族企业的主要特点: 3、发展的艰难性: 二、民族企业的早期发展 1、1895~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 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三、民营企业的萧条 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2、抗战时期: 3、抗战胜利后: 1 2 4 5 6 洋务运动的刺激和影响 轻工业 地区性 依附性 官绅的阻挠 乡民的无知 外商的挤压 3 破产倒闭 山穷水尽 日渐萧条 7 1、洋务运动中,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大幕。 2、代表人物及著名企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地点 创办人 发昌机器厂 继昌隆缫丝厂 1866年 上 海 方举赞 孙英德 1872年 广东南海 陈启沅 点击浏览图片 陈启沅从外国引进的缫丝设备 棉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 上海、宁波、广州、天津 外国资本 官僚势力 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 ,到1894年已经有工业、企业170多家 ,最早办工厂的有商人、地主和官僚,也有一些出身底层的工匠和小商贩。 其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1、主要以 等 轻工业为主。 2、主要分布在 等 沿海地区。 3、多依附于 和 等。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张謇的创业活动 (1)思想主张:提出 和 是“富强之大本”,主张“ ”。 (2)创业活动:1899年,在通州创建 , 由此踏上“ ”的道路。 (3)历史地位:张謇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 之一,其创业活动是1895年以来 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的: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 结果:被列强的“倾销”所吞并。 实业 教育 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民族企业家 民族资本主义 点击浏览图片 艰难性:资金、原材料时常短缺,到上海接洽厂务差旅费全靠卖字画自筹等。 大生纱厂大门 大生纱厂车间 内因: 1、辛亥革命的成功给处境艰难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不少商人、资本家寄希望于“实业救国” ,纷纷成立各种实业团体。 3、1915年群众性的抵制日货运动,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也支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外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市场的控制,相反世界市场却增加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这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点击浏览图片 1922年出品的三星牙膏是我国民族工业生产的第一支牙膏。 1916年,账房先生出身的杨济川,开办了一家电器厂,以“中华民族更生”的意思取名为“华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