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试卷答案2017.12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备课
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们的营养》 1 必做
实验名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碘酒 米饭 滴管 白纸 酒精灯 碟子 花生 瘦肉或头发
实验过程:1.把少量的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或头发放在酒精灯上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结果: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蓝,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有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在酒精灯上烧肉,有一种难闻刺鼻的、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我们的营养》 2 选做
实验名称:面粉变蓝 实验目的:知道面粉中含有淀粉
实验材料::碘酒 面粉 小碗 筷子 盘子 开水
实验过程:1.把少量面粉放在盘子里,再滴几滴碘酒。2.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发现面粉变成蓝色了。说明面粉中含有淀粉
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水变咸了》 3 必做
实验名称: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
实验材料:烧杯 玻璃棒 小苏打 面粉 食用油 粉笔末 洗衣粉 黏土 木屑
实验过程: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
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分别放入每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注意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
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
实验现象: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
四年级上册第五课《怎样加快溶解》 4 必做
*实验名称: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知道物体溶解的快慢与搅拌、热水、把物体研碎等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烧杯 玻璃棒 药匙 冰糖 小锤 冰水 热水 白砂糖
实验过程: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的水,另一个烧杯不动,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
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都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热水中冰糖溶解得快,冷水中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用热水或加热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三: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
实验现象: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得慢。
实验结论:把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四年级上册第六课《做一杯饮料》 5 必做
实验名称:做一杯饮料
实验目的:知道做饮料过程及配方。
实验材料:烧杯 蔗糖 柠檬酸 香精玻璃棒
实验过程:1.烧杯中倒入500毫升水。2.把备好的适量的蔗糖 、柠檬酸 、香精分别倒入烧杯。再倒水用玻璃棒搅拌。3.品尝调制,直到适合自己的口味为止。
四年级上册第七课《水里有什么》 6 选做 实验名称:沉淀的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沉淀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能除掉一些不溶解的物质
实验材料:烧杯 玻璃棒 浑浊水
实验过程:1.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浑浊水。2.然后静置观察。
实验现象:水中有沉淀现象,
实验结论:沉淀有分离水中不溶解杂质的作用,但不能全部除去,明矾可以加快沉淀。
实验名称:过滤的实验 选做
实验目的:知道过滤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
实验材料:每组准备:铁架台(含漏斗架) 玻璃棒 漏斗 烧杯 滤纸 带过滤的水和纯净水
实验过程:1.将直面烧杯放在铁架台的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调节高度和位置,使漏斗颈下口直面贴在烧杯的内壁上。
2.将滤纸对这两次成四层,打开,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呈漏斗状。
3.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纯净水浸湿,再用手指按一按,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4.将玻璃棒斜放在漏斗内(45度)。下端轻轻抵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5.将待过滤的水用烧杯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水不要没过滤纸的上边沿。
6.观察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滤纸上留下了什么?
实验现象:浑浊的水经过过滤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水,滤纸上留下了细小的杂质。
实验结论:用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的细小杂质。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植物的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零部件电泳漆ED2800-BLACK 修改.ppt
- 零部件编码及管理.ppt
- 集成吊顶仿古系列设计.ppt
- 雷雨2013最新课件.ppt
- 零件图阅读精选.ppt
- 雨的诉说作文指导修改后.ppt
- 雪_鲁迅_八年级下册.ppt
- 一 管理活动1.ppt
- 雷电知识共享.ppt
- 需求为导向的销售.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