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第二章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基本原理
《三维造型技术》 主讲:黄宪明 适用:08数字媒体专业 08-09学年 第二学期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为什么要学习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基本原理 曲面造型是三维造型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难度较大的部分.CAD曲面造型难度较大的原因在于: CAD曲面造型功能繁多,且难于理解和掌握。即使是同一种曲面造型功能,其中也往往有许多不同的选项,每一种生成效果都不一样。 以自由曲面表达的形体往往更富于变化、更复杂。 掌握CAD曲面造型技术的前提是正确地运用CAD软件中的曲面造型功能,而这又是以理解这些功能为前提的。然而,由于曲面造型功能本身的复杂性,如果没有一定的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的基础知识,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些功能。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曲线和曲面的表达 曲线和曲面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显式表达、隐式表达和参数表达。 显式表达 如直线y=x, y=2x等能直观地反应y坐标值如何随着x坐标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表达方式称为显式表达; 隐式表达 在方程式x2+ y2 = R2中,坐标值y不能直接通过x的计算式得到,而是需要对该方程求解才能得到。象这种不能直观地反映出y坐标值如何随x坐标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表达方式称为隐式表达; 参数表达 在直线方程 y=x 中,如果引入一个新的变量t,并且令x=t,那么 y=x就可以改写为: x=t y=t 上式中,x和y的关系式通过一个“第三者” t间接地反映出来,t称为参数。这种通过参数来表达曲线的方式称为曲线的参数表达。参数的取值范围称为参数域,通常规定在0~1之间。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曲线和曲面的表达 一般地,平面曲线的参数表达式可以写为: x=f(t) y=g(t) 符号f()、g()分别是参数t的函数。 曲面的参数表达式为: x=f(u,v) y=g(u,v) z=h(u,v) 上式中,u,v是参数。 由于参数表达的优越性,使之成为现有CAD/CAM软件中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的主要方式。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自由曲线的生成原理 虽然NURBS是目前最流行的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的表达方式,但由于其生成原理和表达式相对较为复杂,不易理解。因此,我们以另一种相对简单但同样十分典型的参数表达式,即Bezier,来说明参数表达的自由曲线和自由曲面是如何生成的。 如图所示,两点P1(x1,y1)、 P2(x2,y2) 构成一条直线段,设该直线段上任意点P的坐标值为(x, y),则有简单的几何原理可得到如下关系式: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自由曲线的生成原理 如果我们将参数t定义为点P到P1的距离|PP1|与P2到P1的距离|P2P1|的比值,即令: 则代入前式后可推导出如下参数表达式: X=(1-t) x1+tx2 y=(1-t) y1+ty2 由于(x,y),(x1,y1) ,(x2,y2)分别是点P1、P、P2 的坐标,因此我们不妨将上式简写成如下形式: P=(1-t) P1+tP2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自由曲线的生成原理 由于点P的位置是随参数t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上式可以写为: P(t)=(1-t) P1+tP2 这就是直线段的一种参数化表达式。其中P1称为起点,P2称为 终点。参数t有直观的几何意义,它代表了线段上任意一点P到 起点P1的距离|PP1|与线段总长度|P1P2|的比值。显然,t 在 0~1之间变化。并且t越小,点P就越靠近P1。当点P向P2移动 时,t就越大。 自由曲线与自由曲面的基本原理 自由曲线的生成原理 P(t)=(1-t) P1+tP2 下面我们进一步讨论上式的几何意义,从上式可以看出,P是 由P1和P2计算得到的,即P的位置是由P1和P2决定的。我们 将P1、P2称为线段的控制顶点。同时,上式中的P1和P2分别 与一个小于或等于1的系数(1-t)和t相乘,这两个系数分别 称为P1和P2对P的影响因子,反映了各个控制顶点对P的位置 的“影响力”或者“贡献量”。由于(1-t)和t之和为1,因此控 制定点对P的影响因子的总和是不变的。 可见,上式直观、形象地反映了P在直线段上所处的位置,以及P1 和P2对P所作出的“贡献量”。我们将上式所代表的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