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附178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CT诊断(附178例分析)
张自新 王田滨(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区影像诊断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4-0054-02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其与临床病理联系,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178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探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96%。L4-5 L5-S1是腰间突出好发部位。腰间盘突出分为中央型、中央旁型、椎间孔型、外侧型、脱出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与临床病理联系,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腰椎间盘 X线 计算机 体层摄影 对照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常引起腰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感觉消失等临床症状。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同时对间盘退变的病理学改变也有了进一步深入的认识。笔者搜集本院CT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临床手术证实178例,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78例中,男性125例,女性53例。年龄18~72岁,平均37.5岁。病人均以腰腿疼就诊,其中85例间歇性跛行。14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2例伴脊柱侧弯、僵直、下肢放射痛或麻木。47例有明确外伤史。病史1天-28年。
本组病例均首先摄腰椎正侧位平片及腰椎间盘轴位CT平扫。所用机型为德国西门子emotion型双螺旋全身CT机。层厚2~5mm,扫描线与椎间盘平行。每个椎间盘3~5层。一般常规扫描L3-S1 3个椎间隙,必要时加扫L1-3椎间盘。用软组织窗,骨窗照相。
2 结果
本组178例中,CT诊断共有227个椎间盘突出图像,其中单个椎间盘突出132个,2个椎间盘突出43例,3个椎间盘突出3例。发现在L2-3椎间盘突出2例。L3-4椎间盘突出9例,L4-5椎间盘突出94例,L5-S1椎间盘突出73例。从以上病例数字显示,椎间盘突出症以L4-5和L5-S1多见。根据腰椎间盘突出之部位不同将其分为五型:即中央型、中央旁型、椎间孔型、外侧型、脱出型。本组病例按其以上分型,分别为45个、141个、6个、16个、19个。以中央旁型多见。
CT诊断与手术探查相符合者为218个椎间盘。符合率为96%。
3 讨论
3.1 椎间盘突出的病例基础及相关CT表现
椎间盘突出又称椎间盘疝,最多发生于腰部,其次是颈部。胸部很少发生。腰椎间盘突出90%发生在L4-5和L5-S1。依突出组织的类型不同,分为纤维环和髓核突出。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如反复的损伤或一定量的冲击力使压缩载荷的力度加大,髓核便通过纤维环薄弱处,尤其是退变的裂隙或断裂处疝出。如髓核仅冲出断裂的纤维环而外层的纤维环仍保持完好,并推挤这部分纤维环向椎间盘的轮廓之外,则称为椎间盘突出。表现为突出的软组织块影是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其形状和边缘多为不规则,大多数呈丘状、新月形或半月形突入椎管。疝块密度较高,偶尔可钙化,CT值在60-100HU左右。本组突出的髓核前后径为2~13mm,平均6.5mm。当纤维环全层破裂、髓核或含有部分破碎的纤维环及软骨板一起疝入到椎管内,则称为椎间盘脱出,这时往往突出的髓核已穿过韧带进入硬膜外腔,其病理基础有别于其他类型,但CT往往难以区别甚至漏诊[1]。
3.2 椎间盘突出的CT伴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从本组CT影像诊断与手术对照情况看,椎间盘突出偏侧型绝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硬膜囊受压,神经根水肿、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占位效应所致改变,大多数是由髓核的直接或间接压迫所致,也可因髓核推压而使神经根向内、外后方移位,并伴有侧隐窝狭窄。由于神经根与突出的髓核等密度,故在后外侧突出时,髓核与神经根难以区分,这是在健侧神经根的对照下,患侧神经根表现为“瞎眼”征象,又称为神经根淹没[2]。另外,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于髓核体积的皱缩,纤维环的玻璃样变或髓核因变性脱水而破碎呈负压状态,是血液及细胞外间隙的气体(90%以上是氮气)向椎间盘弥散,则出现椎间盘真空现象[3],CT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气体影。
侧隐窝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小关节增生。正常情况下,侧隐窝前后径应gt;3mm,2~3mm可疑以为狭窄。应注意的是有些狭窄并无临床症状,这是因为狭窄发生的缓慢过程中,神经根未被压在侧隐窝内,而且被推向内侧。椎间盘疝和侧隐窝两者临床表现可以相同,但手术方案不同,CT检查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