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腰椎间盘突出症Dynesys动态固定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Dynesys动态固定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田全良
贵州省黔西南州中医院 562400
摘要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Dynesys动态固定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08月-2015年01月对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术。疗效评定采用美国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定标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6-21个月)。术前与术后ODI改善率明显差异(Plt;0.01)。Macnab评定标准:优良率95.0%。UCLA系统评价术前与术后在其相邻节段退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改善了患者症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Dynesys;腰椎;动态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于20-40岁青壮年。由于下腰部是全身应力的集中点,负重及活动度大,损伤几率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1]。本研究自2012年08月-2015年01月对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术,以寻求一个更好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0例,自2012年08月-2015年01月黔西南州中医院就诊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病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52.2岁;病程10月~7年,平均病程2.40年。突出节段L4/511例,L5/S19例。入院后常规拍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片,并行CT扫描、MRI检查。
1.2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后,取俯卧位,腹部悬空。C型臂X线机透视以确定病变椎间隙。切口取腰部后正中入路,沿棘突两侧剥离椎旁肌,至椎板的骨膜下剥离。小关节与关节囊应该仔细的得到保护,小关节外侧方置入椎弓根螺钉,以C型臂X线机透视并确认。咬除上、下椎板部分骨质,用剥离子分离椎板下方的黄韧带并咬除黄韧带,暴露硬脊膜和神经根。用神经根拉钩牵开好硬脊膜及神经根,找到并用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部分椎间盘。完成减压后,检查神经根的活动度,直到减压彻底。然后,保持腰椎前凸位与脊柱椎体轻度分离情况下,测量两侧的上下椎弓根螺钉间的长度,按测量的长度截取需要的椎间管状袖套并置入。最后,用PET绳索套入聚脂套管与上下椎弓根螺钉之间,收紧PET绳索以小螺帽固定。冲洗伤口并放置橡皮引流管一根,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术前与术后OID指数、临床疗效Macnab评定标准、UCLA等级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临床疗效统计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 ODI评价
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为 73.53plusmn;4.25%,在末次的随访时为21.40plusmn;1.25%;术前与术后ODI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lt;0.01),术后较术前获得改善。
2.2 Macnab标准的评价
20例中优18例,良1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5.0%(表4)。
表1 Macnab评定标准比较表
术前与术后比较结果均pgt;0.05,提示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随访过程中,所有病例均无椎间盘突出复发,无椎体侧方移位,无前后移位进展,无邻近椎间隙狭窄、椎体滑脱及不稳等退变迹象。随访时经UCLA系统评价,患者在手术及其相邻节段无继发性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增生及终板硬化表现。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常见的骨科疾患,治疗的方式、方法繁多,该临床研究通过采用目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干预治疗,解除机械压迫因素,为神经功能的恢复、消除炎症炎症反应创造先决条件[2]。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促进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手术的疗效[3]。由于随访时间较短,对远期疗效和脊柱稳定性的影响,尤其术后手术及相邻节段的退行性改变尚难做出进一步的判断。今后工作中仍需增加病例数量,长期随访,并与其它治疗方法进行长期疗效对比,以对其远期疗效和脊柱稳定性方面等进行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0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ISBN978-7-80194-218-0.
[02] Bordes-Monmemeu M, Bordes-Garcia V, Rodrigo-Baeza F,et a1.A dynamic neutralisation system for the spine:DYNESYS SYSTEM experience in 94 ca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