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进展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敦义卫生院外科 214500
摘要: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随着医学理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对象以及手术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术后仍存在复发和并发症的问题,因此外科医生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手术治疗一直不懈努力,从最初的有张力、低张力发展到今天已被广泛接受的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腔镜疝修补手术。以下就对腹股沟疝手术方式的发展作一综述。
目前腹股沟疝唯一的治愈方法仍然是手术。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加强腹股沟前臂的Furguson法,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Bassini法、Halsteel法、Mcvay法,低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Shouldice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包括开放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
1、腹股沟疝张力性疝修补术
1887年作为现代疝外科治疗鼻祖的 Bassini首创了经典的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已有100多年历史。后来随着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衍生出一系列张力性腹股沟疝修补方式,包括 Ferguson法、Halsted法、McVay法、Shouldice法等。每种术式都是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利用邻近的腱膜组织修补腹壁缺损。这些术式方法简单,提高了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降低了疝复发,许多术式至今尚在临床应用。
2、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2.1随着对人体解剖学及术后随访的深入,人们认识到传统疝修补术所产生的张力是术后疝复发的潜在因素,而复发率高则是传统术式的主要缺点之一。1958年 Usher用 Marlex 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提出借助外物来加强腹股沟区腹壁,为无张力疝修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69年,法国疝外科专家 Stoppa开创了以一较大的人工补片替代并加强腹横筋膜,这实际上是最早的无张力疝修补术。1986年 Lichtenstein用一个片状 Marlex补片,缝合于腹股沟管后壁,避免扰乱正常的解剖层次和有张力的缝合,首创了“无张力疝修补手术”,被称之为 Lichtenstein 疝修补术。1993年Robbins和 Rutkow通过实践提出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手术。将圆锥型疝环充填物充填至疝环内,与腹横筋膜及周围组织缝合固定,再用补片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可以降低腹内压在内环局部产生的压力,有效地防止疝复发。
这种疝修补术符合解剖生理,方法简单、创伤小、无张力、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少。1995年,Gilbert通过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病例的观察发现,疝复发的部位常出现在外侧三角至内环处,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修补方式,采用一种双层补片,通过加强整个耻骨肌孔区域的双重保护机制来治疗并防止该区域疝复发。
2.2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1、手术适应症广泛;2、术后恢复快;3、术后并发症少,远低于张力性修补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4、手术不需要做腹股沟区的广泛解剖,相对微创,痛苦小;5、术后疝复发率显著降低,充填式疝修补术后的复发率在初发疝低于1%;复发疝低于2%。通过刺激补片周围及其网孔内部的纤维原细胞,快速反应致成纤维细胞增生,在网片周围和网片产生密集的纤维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层,加强腹横筋膜的强度,恢复受损组织的强度与弹性。
3、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
随着微创理念和腹腔镜器械与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也逐渐涉及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领域。常用的主要有1、腹腔内的补片修补(IPOM)。该术式是早期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术野直观、操作 简单。该术式不足之处主要为:在腹腔内操作,网片直接与肠管接触,需用昂贵的防粘连补片以避免肠粘连的发生。另外若疝环口较大,特别是大的腹股沟直疝,网片内侧往往要覆盖膀胱区,内侧难以固定,术后膀胱膨胀易致网片移位,复发率较 TAPP及TEP高。目前该术式主要应用于切口疝的治疗。2、经腹腔的腹膜前疝修补(TAPP)。TAPP术式保持了腹膜的完整性,避免了肠管与网片的直接接触,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之前的腹腔镜疝修补术明显降低。3、经腹膜外路径的修补(TEP)。在腹腔镜直视下将腹膜前间隙分离,将补片固定在腹膜前间隙,手术操作完全在腹腔外进行,不会引起补片与腹腔脏器粘连。大多数学者采用TAPP或TEP,也有人认为IPOM比TAPP及TEP为优。因为前者是经腹膜内解剖,后者是经腹膜外解剖,后者操作较复杂,手术时间长,且易损伤血管神经以及周围脏器,并发症较多,而IPOM复发率高。
腹股沟疝修补术式繁多,各种方法均有其适用范围。目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各类腹股沟疝的术式。具体到某个患者的术式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