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专业隧道窑课程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工专业隧道窑课程设计

一 :烧成制度的确定 根据制品的化学组成、形状、尺寸、线收缩率及其他一些性能要求,制订烧成制度如下: 20—200℃ 1.5小时 预热带 200—600℃ 2.1小时 预热带 600—1000℃ 2.5 小时 预热带 1000—1320 ℃ 4 小时 烧成带 1320—1320 ℃ 0.8小时 烧成带 1320—700 ℃ 1.5小时 急冷带 700—400℃ 5.1小时 缓冷带 400—60℃ 1.5 小时 快冷带 烧成时间:19小时 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1.棚板和立柱的选用 棚板采用的规格为:650×650×10 重量:2.7g/cm-3 支柱:高40mm 重量:2.7g/cm-3 2.窑内宽的确定 沿车的长度方向装2行棚板,每个棚板的间距为10mm,与棚板车边间距为20mm。 沿车的宽度方向装3行棚板,每个棚板的间距为10mm,棚板与车边间距为20mm。故窑车车面的尺寸: Le(长)=2000mm Be(宽)=1400mm 所以为了方便预热带和冷却带均取一样的内宽:B=1450 mm 3.窑内高尺寸的确定: 为了计算方便,可以将车上的棚板定为统一的高度,坯体在窑车内分15层放。则高度为: 750mm,取780mm(为65mm砖厚的整数倍) 窑车高度的确定: 轨面到窑车衬砖面的高度为775mm,为了避免火焰直接冲刷制品,窑车上设300mm高的通道(由40mm厚的耐火粘土板及粘土砖组成)窑车的高度为: H(车)=775+40+300=1115 mm 4.窑体有效长度的确定 每块棚板制品装4件,则:装车密度Ge= 6×4×15=360件/车 装窑密度=360/2 =180(件/米) 窑长L=(生产任务*烧成时间/年工作日)/(成品率*装窑密度) =(4000000×19/330×24)/0.96×180 =55.53m 窑内容车数:n=55.53/2=27.76辆 取28辆 所以窑有效长为28×2=56m 设进车室2m,出车室2m,则窑体总长为L=56+4=60m 5.各带长度的确定 根据烧成曲线: 预热带长=(预热时间×总长)/总烧成时间= 6.1×56/19=18m 烧成带长=(烧成时间×总长)/总烧成时间=4.8×56/19=14m 冷却带长=(冷却时间×总长)/总烧成时间= 8.1×56/19=24m 三 :窑体及工作系统的确定 4.1 窑体 以2米为一个模数单元节,全窑56米,共有28节。窑体由窑墙主体、窑顶,钢和窑体的附属结构组成。 4.1.1 钢架 每一钢架长度为2米,含钢架膨胀缝。全窑共28个钢架结构,其高度、宽度随窑长方向会有所改变。钢架主要由轻质方钢管、等边角钢等构成,采用焊接工艺,并在焊接处除去焊渣、焊珠,并打磨光滑。窑墙直接砌筑在钢板上,钢架承担着窑墙和窑顶及附属设备的全部重量。 4.1.2 窑墙 窑墙采用轻质耐火隔热材料。常用材质如下:堇青莫来石板、莫来石绝热砖、聚轻高铝砖、轻质粘土砖、硅酸铝棉等耐火材料。窑墙砌筑在钢结构上。每隔2米留设20mm左右的热膨胀缝,用含锆散棉填实。 4.1.3 窑顶 窑顶是由吊顶板或吊顶砖和角钢或细钢筋等组成的平顶结构。角钢直接焊接在窑顶钢架上,细钢筋则是做成钩状挂在窑顶钢架上。吊顶板或吊顶砖与角钢或细钢筋紧固。这样,窑顶的重量也由钢架承担。 在窑顶上,铺厚度适宜的保温棉和耐火棉。窑体材料的轻质化,可大大减少窑体散热。 4.1.4 检查坑道和事故处理孔 由于窑车上棚架稳固,不容易发生倒窑事故。即使发生窑内卡车或者其他事故,也可停窑,能够快速冷却下来,再进行处理,对生产影响不大。因此该隧道窑不设置窑内车下检查坑道。这样既简化了窑炉基础结构,减少了施工量和难度,又降低了成本,窑体保温也得到明显改善。 测温孔和观察孔 在窑体关键处设置测温孔,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窑内各段的温度情况,测温孔的间距一般为3-5米,高温段布置密集些,低温段布置相对稀疏。在窑体的第1节~9节,自第1节开始,每隔一节设置一处测温孔;在进入烧成带之后的第10节与16节各设置一处测温孔,在第19、21、23、25、27节各设置一处测温孔,共5处测温孔。此外在烧成曲线的关键点,如窑头、氧化末段、晶型转化点、成瓷段、急冷结束等初都有测温孔的留设。 3.5.3 膨胀缝 窑体受热会膨胀,产生很大的热应力,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