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大 气 颗 粒 物.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化学 大 气 颗 粒 物

第三节典型环境问题 1、大气颗粒物的定义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3、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4、大气颗粒物的危害性 5、大气颗粒物的清除 6、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1、大气颗粒物的定义 大气颗粒物(aerlosal) 大气是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均匀的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分散体系,称为气溶胶体系。 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粒子称为大气颗粒物。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⑵按其粒径大小 粒径通常指颗粒物的直径。 空气动力学直径(Dp)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 ①总悬浮颗粒物100μm ②飘尘 10μm ③降尘 10μm ④可吸入粒子 10μm PM10为控制指标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⑷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在粗颗粒和细颗粒中化学形态分布图 3、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⑴ 无机颗粒物 ⑵ 有机颗粒物 通常为二次污染物 3、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 成因:煤、柴油、汽油、煤气和天然气等的燃烧都排放大量的多环芳烃。 形态:环少的PAH由于蒸汽压高,以气态形式存在,环多的则在固相颗粒物中,其中以苯并α芘为主 危害: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因素,多环芳烃是引起人和动物癌症重要的致癌物质之一。 4、大气颗粒物的危害性 ①?引起地面或物体表面积尘; ②降落在金属器件上的尘粒成为强蚀点,加速器件腐蚀; ③形成酸雾或酸性沉降物; ④影响大气能见度 ⑤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等人体疾病; 5、大气颗粒物的清除 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沉降速率 5、大气颗粒物的清除 ⑴消除工业烟尘——改造锅炉、提高燃烧效率和安装有效的除尘设备等 ⑵减少扬尘——保持路面清洁,减少裸露面积,拆房作业时纱网防尘、水雾喷淋 6、 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 ⑶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⑷发展城市联片集中供热 ⑸强化环境管理,搞好烟尘控制区建设 ⑹全面推清洁生产 ⑺扩大造林绿化面积。 * * 一、大 气 颗 粒 物 分散相 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particles ,SP) 大气颗粒物 一次颗粒物 (2μm以上) 二次颗粒物 (0.01-1μm) 直接由污染物排放出来的颗粒物 大气中某些污染组分之间,或这些组分与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的颗粒物 ⑴ 来源 天然来源: 地面的扬尘、海浪的浪沫、火山的迸发物、森林火灾的燃烧物、生物界的花粉等。 森林放出的硫氢化合物,进入大气后经光化反应产生的微粒。 人为源: ① 燃料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物 ② 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微粒 ③ 汽车排气汽车排放出来的含铅化合物 ④SO2转化的硫酸盐粒子 与所研究粒子有相同终端降落速度的密度为1的球体直径。 几何直径 形状系数,当粒子为球状时,K=1.0 ρ0—参考密度(ρ0=1 g/ cm3) pP—忽略了浮力效应的粒密度 细粒子PM2.5 泛指各种妨碍视程(能见度低于3km)的大气污染现象。 固体、液体 0.001-2μm 烟雾(smog) 含碳物质,如煤炭燃烧时产生的固体碳粒、水、焦油状物质及不完全燃烧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如果煤烟中失去了液态颗粒,即成为烟炭(soot) 固体、液体 0.01-5μm 烟尘(smoke) 干的尘或盐粒悬浮于大气中形成,使大气混浊呈浅蓝色或微黄色。水平视程小于2 km 固体 ~0.1μm 霾(Haze) 与雾相似,气象上规定称轻雾,水平视程在1—2km之内,使大气呈灰色。 液体 〉10μm介于雾和霾 霭(Mist) 水蒸气冷凝生成的颗粒小水滴或冰晶水平视程小于1Km 液体 2-200μm 雾(Fog)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燃性微粒,如煤、木材燃烧时产生的硅酸盐颗粒,粉煤燃烧时产生的飞灰等 固体 1-200μm 灰(Ash) 由升华、蒸馏、熔融及化学反应等产生的蒸汽凝结而成的固体颗粒。如熔融金属、凝结的金属氧化物、汽车排气、烟草燃烟、硫酸盐等。 固体 0.01-1μm 烟(Fume) 机械粉碎的固体微粒,风吹扬尘,风沙 固体 1-100μm 粉尘(微尘、Dust) 生成机制、现象 物态 颗粒直径 名称 ⑶按其大小和形成原因 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 爱根核模 积聚模 粗粒子模 Dp ﹤0.05μm 0.05μm﹤Dp ﹤2μm Dp ﹥2μm 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 分子反应生成的二次颗粒物 核模凝聚或通过热蒸汽冷凝再凝聚而成,多为二次污染物 多由机械过程所产生的扬尘、液滴蒸发、海盐溅沫、火山爆发和风沙等一次颗粒物 2、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及分类 质量浓度 直径/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