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化学必修1教案精选
1
1
11
第二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 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2、通过独立思考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
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 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探究碱与盐的定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已经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通过观察与思考,我们可以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推进新课〗 老师提问:“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
学生思考、讨论。
〖小结〗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电子,而电解质溶液导电则是因为自由移动的离子。
而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板书〗 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例题剖析〗
【例题一】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
①NaCl ②NaOH ③H SO ④H O ⑤盐酸溶液 ⑥小苏打 ⑦Fe ⑧Ca(OH)
2 4 2 2
〖学生回答〗略
〖教师精讲〗
电解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判断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定义来分析,作出正确的结论。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不是单质,所以⑦错误;电解质也不是混合物,所以⑤也是错
误的,小苏打是俗名,是纯净物,小苏打(NaHCO )是电解质,因此,最后的正确答案为:①②③④⑥⑧。
3
〖小结〗我们接触的物质中,哪些属于电解质?
〖结论〗 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
〖板书〗 2、类型:酸、碱、盐和水
〖推进新课〗
我们还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用化学符号来表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
熔融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程式。
〖板书〗 3、电离方程式
〖老师提问〗 请同学写出硫酸、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书写〗 H SO =2H++SO 2- NaOH=Na++OH-
2 4 4
Na SO =2Na++SO 2-
2 4 4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P27 第一段。
〖学生回答〗 课本介绍了酸的定义,即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讨论得出碱和盐的定义。
〖答案〗 碱: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板书〗 4、酸、碱、盐的定义
【布置作业】 P29 1、2、3、6 做在书上。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1、电离: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类型:酸、碱、盐和水
3、电离方程式
4、酸、碱、盐的定义
17
2
2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2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2022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全自动氩气纯化器-四川普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PDF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六年级第3课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家用电器的使用科学使用电冰箱 教案.docx VIP
- 单式氩气纯化器技术参数要求.DOC VIP
- 央国企成立数科公司底层逻辑与相关定位.docx VIP
- (正式版)C-J-T 232-2006 薄壁不锈钢内卡式管材及管件.docx VIP
- 2025年医学检验实验室ISO15189认可评审介绍.pptx VIP
- 八个方向路线图.ppt VIP
- 优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经典PPT.pptx VIP
- 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