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井田地质构造的设计与实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井田地质构造的设计与实现

1 井田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南以南,行政区划属平遥县卜宜乡管辖,位于平遥县城25km处。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00″-112°13′30″37°00′30″-37°01′30″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北缘,井田内基岩大面积出露,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井田东部边缘地带出露有少量的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现结合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情况,将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 岩性为深灰色、灰色石灰岩夹薄层状灰色泥灰岩,灰色、浅灰色白云质灰岩。顶部灰岩质纯,性脆,裂隙发育充填方解石脉,本组厚度大于100m。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本组地层厚度19.80~35.70m,平均26.70m。下部为黄铁矿层、铝土矿及浅灰色铝土岩、粘土岩等。上部以深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为主,夹有1~2层石灰岩,其中最上一层较稳定,常相变为粗粒砂岩、泥岩。与下伏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本组地层厚度为97.80~119.15m,平均110.82m。为一套海陆相含煤沉积建造。从沉积特征看,太原组形成于海退过程中,聚煤作用发生于滨岸过渡相,海侵的发生为泥岩和煤层埋藏保存创造了条件。9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石灰岩就是例证。从沉积剖面看,太原组可分为三段(1)一段C3t1:自K1砂岩底—K2灰岩,厚度为19.00—36.26m,平均24.88m,岩性主要为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9、10-1、10-2、11号煤层组成。其中9、10-2、11号煤层均为稳定可采煤层,10-1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底部K1为中粗粒砂岩,厚度为1.00—5.85m,平均2.76m,层位稳定。 (2)二段C3t2:自K2灰岩底—K4灰岩顶,厚度为43.10—48.90m,平均46.11m,岩性主要为石灰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7下号煤层组成。其中7下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底部K2石灰岩厚度为0.65—4.50m,平均2.07m。 (3)二段C3t3:自K4灰岩顶—K7砂岩底,厚度为32.40—48.85m,平均39.83m,岩性主要为泥岩、中、细砂岩、砂质泥岩及5号煤层组成,其中5号煤层为赋存区稳定可采煤层。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ls) 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本组地层厚度为43.65~60.50m,平均49.41m,岩性主要为黑色、深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粒砂岩及煤层。含煤5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4-1、4-2号。底部中厚层状灰白色中细粒砂岩(K7)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本组地层厚度为103.25~130.40m,平均117.82m,整合于山西组地层之上。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细砂岩组成。底部的灰色中细砂岩(K8)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 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地层厚度为300.15~380.80m,平均365.74m,整合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岩性由灰绿色、黄绿色、灰紫、兰紫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该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西部及南部。 7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 本组地层厚度为180.30~231.85m,平均208.28m,整合于上石盒子组地层之上。岩性由紫红、褐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灰紫、暗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组成。该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东部。 8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 该组地层主要出露于井田东北部,岩性由紫红、粉红、灰紫色中—薄层状细粒砂岩夹粉砂岩、砂质泥岩组成。本组地层最大残留厚度约110m。 9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岩性为浅黄、浅棕红色砂质粘土,表层有腐土,厚度为0~18m,平均15m,多分布于山顶、山坡,分布面积较广,与下伏各时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本井田位于山西地台总部沁水盆地西边缘,太岳山南北向构造带与晋中“多字型”构造体系接壤部位。 井田地层总体为一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5°~15°。在此基础上发育了3条正断层及2条逆断层。 1断层 断层特征见表。 表1 断层特征表 性质及编号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井田内延伸长度 F1逆断层 近南北 西 60° 10m 850m F2正断层 北东 北西 6° 40m 700m F3逆断层 南北 西 37° 100-160m 2700m F4正断层 北东 南东 60° 20m 1200m F5正断层 北东 北西 60° 15m 1650m 2陷落柱 井田内没有发现陷落柱。 3岩浆岩 井田内及周边无岩浆岩侵入。 综上所述,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1、地表水 井田内地势南高北低,无常年流水的河流通过,只在井田的中部与西部有季节性沟谷,在较大沟谷中有山间泉水溪流,平时水量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