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六).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报任安书(六)

《报任安书》 课文引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在《郑伯克段于鄢》这一课中见识了一场手段龌龊的宫廷斗争。在课后作文当中,同学们对这场宫廷斗争感慨良多!原来荣华富贵、令人向往的宫廷生活处处暗藏杀机,乐极之处恰恰正是生悲之时!人生的喜和悲真是难以捉摸啊!文化大师李敖回答记者关于“汉武帝和司马迁谁更伟大”这个问题时是这样说的,政治问题太小啦,政治只是一时的,可文化是永久的。汉武帝折腾了一辈子,不可一世,可是他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可是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以及他悲惨的人生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而今天我们学习的正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作者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一场悲剧,但他却用着常人难以超越的一种方式诠释着他的悲剧人生,他的努力开创了史学的先河,给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或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悲剧人生又是无比幸福和让人羡慕的! 一、作者和写作背景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节选自《史记》 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 纪传体通史《史记》 别名《太史公书》 司马迁 纪传体断代史 《报任安书》(一封回信) 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 节选自《汉书》 成语“投笔从戎”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1、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书信散文杰作。 2、有助于我们了解《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 3、主要节选其中陈述忍辱负重著述《史记》的部分。 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征和二年,太子刘据发兵诛杀了借巫蛊诬陷他的大臣江充等人。当时,任安收到太子的发兵命令却按兵不动。事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心怀不忠”,将他逮捕入狱,判处腰斩之刑。身遭不幸和蒙受耻辱的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抱憾终生,于是写下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二、《报任安书》解读: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第一段:先复述任安来信的内容 第二段:说明忍辱偷生是为了使自己的著述能够流传后世 第三段:列举为后世传颂的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历经苦难、献身著述而奋发有为的事迹。 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著书的宗旨和意愿。 第五段:书信的结尾,再次倾诉自己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答复任安的问题。 翻译: 第一段: 1、太史公,愿像牛马一样供您驱使的(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向您再一次跪拜陈述,少卿足下: 2、前些时候,承蒙(委屈)您屈尊写信给我,用在与人交往方面要慎重的道理教导我(教导我慎重地与人交往),并以向朝廷举荐贤能的人才为自己的责任。 3、情意诚挚恳切,如果您责备我不听您的劝告(好像是在责备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附和(盲从、听信)一般世俗庸人看法的话,其实我并不敢这样做的。 4、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一下(说一下)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5、隔了很久没有给您复信,希望您不要因为这事而责怪。 补充: 足下(对别人的敬称) 在下(对自己的谦称) 令尊(对别人父亲的敬称) 令堂(对别人母亲的敬称)令郎(对别人儿子的敬称)令爱(对别人女儿的敬称) 犬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小女(对自己女儿的谦称)家父(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家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贱内(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第二段: 1、按人之常情(本性)来说没有人不贪生怕死,思念父母,顾念妻子儿女的; 2、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的(被动句),是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 3、如今我很不幸,早年丧失父母,又没有兄弟之间的相亲(互相爱护),孑然一身孤独地生活,少卿您也看得出我对妻子儿女的态度是怎样的吧? 4、再说(况且)真正的勇士不一定要为名节大义而死(“死”字是为动用法,为……死),怯懦的人只要仰慕气节大义,随时随地都可以勉励自己不受辱啊! 5、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却也很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怎么会至于(沦落到)自己甘心遭受被捆绑囚禁的侮辱呢? 6、再说那些奴婢侍妾一类的人,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不受辱),何况我已经到了不能不自杀的地步呢? 7、我(之所以)忍辱偷生,被囚禁在如粪土一般污浊的牢狱中而不推辞的原因,是痛惜我的志愿尚未完成,(如果)平平庸庸而死(了结一生),我的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扬了。(倒装句中介宾成分作状语后置) 第三段:1、古代拥有财富、地位尊贵但姓名默默无闻的人,是数不胜数的,只有卓异超群,洒脱不拘的特殊(非同一般)人物才能名扬后世(为人称道)啊。 2、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