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骨下肌皮瓣在甲状腺癌所致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舌骨下肌皮瓣在甲状腺癌所致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李伟雄 魏越浩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 521000)
【摘要】目的 根据舌骨下肌皮瓣特点,修复甲状腺癌术后的食管缺损。方法 应用舌骨下肌皮瓣修复甲状腺癌所致食管缺损8例,病理类型: 乳头状腺癌5例, 滤泡状癌2 例,髓样癌1 例,观察皮瓣存活情况及远期效果。结果 皮瓣全部存活6例,出现食管瘘最后疤痕愈合2例。结论 舌骨下肌皮瓣可用于食管缺损的修补。
【关键词】甲状腺癌 外科皮瓣 食管壁术后缺损 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080-01
一 临床资料
甲状腺癌发展至一定程度可以侵犯带状肌、喉返神经、颈段气管、颈段食管、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等。不同组织器官受侵犯,可出现不同症状,喉、气管食管是甲状腺癌常见的受侵部位,发生率占???状腺癌外侵患者的35% 60%,且喉、气管受侵是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1],完整切除受侵的组织器官,可达到较高的治愈率。手术原则是尽可能保留组织器官的功能,本组选择8例病例,男性3例,女性5例,就诊年龄19~58岁,临床分期为T3~4N0~1M0,均侵犯气管及食管,行根治手术后的气管缺损6例行气管袖状切除加气管端端吻合,2例侵及气管软骨外膜或部分软骨,尚未侵及腔内黏膜层行肿瘤削除术,将肿瘤及气管壁受侵的组织一并削除。所选病例食管缺损均超过周长1/2,最大为4cmtimes;4.5cm,舌骨下肌皮瓣由于离颈部气管近,血供恒定,组织量较少,用于修复食管缺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共行舌骨下肌皮瓣修复食管缺损8例,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二 手术方法
1.切口选择:外侧切口与中线平行,内侧切口位于颈正中线,上切口到甲状软骨水平,下切口至胸锁关节水平,依据手术缺损大小来设计皮瓣的大小及形状,使供区皮瓣略大于受区,皮瓣皮瓣的宽度不超过5 cm,,全组皮瓣面积最小4 cmtimes;4cm,最大5cmtimes;8 cm。全组病例均同期行同侧颈清扫,沿外侧切口向颌下或者锁骨上向外延长切口即可由内而外翻颈阔肌皮瓣。保留甲状腺上动静脉
2. 制备皮瓣:切开皮肤至颈阔肌后由远端开始分离肌皮瓣。在下切口分离、切断结扎颈前静脉远心端,于胸骨切迹上方切断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附着,肌肉断端与皮肤缝合固定。瓣需向下延长超过锁骨者.应将胸大肌筋膜和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包括在瓣中,于中线解剖胸骨舌骨肌外侧缘,解剖颈动脉鞘,解剖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上静脉,直视下保护之;在甲状腺真包膜外由下而上掀起肌皮瓣,至甲状腺上极处切断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支,保护舌骨下肌支;解剖甲状腺上动、静脉至其根部,保护血管蒂;切开上切口,切断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在舌骨和甲状软骨的附丽,完成肌皮瓣的制备。
3.缺损修复:根据修复部位具体情况适当地松解血管蒂,直接将皮瓣翻转,将皮瓣与食管缺损处的粘膜缝合。肌皮瓣缺损区则直接拉拢或错位缝合,一般认为,供区缺损宽度lt;4.5cm可直接拉拢修复;gt;4.5 cm者,多采用胸横筋膜皮瓣修复 。损伤过大者可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三 结果
8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6例,出现食管瘘经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最后疤痕愈合2例。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或转移,无出现明显不适。
四 讨论
1.设计和制备肌皮瓣[2,3]:肌皮瓣的设计 可根据缺损部位的大小及形状来定。一般均为长条形,可达大小4.0 cmX8.0cm。肌皮瓣制备操作一般按由远及近,由内向外的顺序进行。皮瓣内切口在颈中线,外切口与之平行,上切口在舌骨水平,下切口在锁骨上缘水平,皮瓣的舌骨端可根据缺损部位的远近去除一定长度的表皮以增加蒂的长度。大体模式如下:先作颈部正中切口,分离颈白线,显露舌骨下肌内侧轮廓,再分离皮瓣远端,分离掀起达锁骨及胸骨切迹上缘时,切断结扎颈前静脉远心端,切断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肌肉断端与皮肤缝合固定,分离胸骨舌骨肌外侧缘;解剖显露颈动脉鞘,在甲状腺包膜浅面分离,向后上翻起颈阔肌皮瓣时注意保留甲状腺上动脉的颈阔肌支,至甲状腺上极时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后支,前支在颈中线切断。向上分离,切断胸骨甲状肌,在中线切断结扎环甲动脉。切断胸骨舌骨肌舌骨端后将其与胸骨甲状肌一并由内向外分离。于肌皮瓣外侧部分离时,保留舌下神经攀,将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深浅肌筋膜包含在肌皮瓣内,可以保留甲状腺上动脉的胸锁乳突肌支及其下级分支,有利于舌骨下肌皮瓣外下角部分的成活[4]。向上分离外侧缘到达胸锁乳突肌与肩胛舌骨肌相交处时,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