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卧桑任曲刍议
那卧桑任曲刍议那卧桑任曲刍议贵州省安顺市紫云第二中学李占忠一、概述 古有“那卧槽子十八寨,笙歌鼓舞醉神仙”之说。那卧即现今的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洛河槽子。殷周时属于鬼方辖地;战国属夜郎国;晋属夜郎郡;宋朝时隶属武州;明洪武十年,隶属安顺州之康佐长官司,清雍正八年,隶属归化厅。民国二年,设乐呵乡,隶属紫云县。1958年——1960划归长顺县管辖,1961年恢复紫云县建制后改名为“洛河”建乡;1992年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并乡建镇后将洛河槽子的原红院村划归坝羊乡,五星村划归板当镇至今。 洛河槽子是紫云自治县布依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依山傍水,四季鸟语花香。这里的布依人民勤劳礼仪、热情善良,自古就有咏联作对、以歌会友的习俗。民间歌乐从内容到形式极为广泛。“叫一声哥哥山中应,喊一声妹妹水里还”;“织布机声伴月亮,哽唠哽唠喊太阳”便是这里布依族人民幽默而又富含情趣的歌乐特色和真实的写照。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依赖本民族所特有的歌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精神财富,并以此展现其独特的民族风格特点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洛河,系珠江水系,其河流分别由源于坝羊乡境内的几条支流汇聚,途径格凸河,流进南XX注入南海;经流河段较窄、河床虽浅却清澈如镜、涓涓如绵。洛河两岸林山峭拔、石料丰富,因而落河及周边的房屋、道路、沟渠等修建大多以石料为主,且自古以来皆为就地取材,其搬运大多为人工抬运。在整个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为了步调一致、统一鼓劲,减轻劳动负荷,于是,便由最初的“嗨咗”逐渐变成了丰富优美的号子——“那卧桑任曲”。 “那卧桑任曲”。植根于落河这片美丽芬芳的泥土,在向世人彰显落河布依人千百年来一个不变的情怀——一种坚守、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也在叙述着洛河布依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一个个轮回。它由简单到富于情调的转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得以丰富和发展,且一代一代自发地传承延续至今,也成为后来洛河布依族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根基。是目前为止尚未被挖掘的一个民族民间艺术瑰宝。二、“那卧桑任曲”的种类 “那卧桑任曲”分为开山号子、撵石号子、牵引号子、抬石号子、夯石号子五个种类。 1.开山号子:又称“开石号子”、“大锤号子”。开山号子又分短声号、中声号、长声号三类。 这种号子节拍清晰、规整,节奏鲜明,是石工抡动大锤打击安放在荒石凿槽中的铁楔开破荒石时的吼唱。开山号子是“那卧桑任曲”中唯一的由个人单独吼唱的号子,结构以半句体、四句体为多,如:“十七十八小姑娘,小郎请你出洞房;早早出房早早好,呗在娘家守空房”。采用比拟手法,将埋藏在深山之中的石头喻为未出阁的年轻女子。其旋律高亢婉转,充满阳刚之气。 开山号子的唱词以实词与虚词结合的为多,也有纯虚词的唱词,如:1=F4/4 2.撵石号子:又称“撬石号子”,“赶石号子”,是石工集体用铁钎、木棒等工具撬拗、赶动大石块时的号子。撵石号子一领众和,声势浩大。领腔的唱词多以实词与虚词结合构成,如:也有纯虚词的唱词,如: 和腔唱词全为虚词,结构通常为四句体,旋律流畅,节奏明朗,歌唱性强,同时表现出这里的布依汉子坚韧、刚毅、粗犷、豪迈的性格。 3.牵引号子:是石工集体用绳子牵引石头时的号子。撵石和拉石都是使石头挪动。撵石是在石头后面用钢钎、木棒撬动赶撵石头,牵引则是在石头前面用绳索牵拉石头,劳动的形态不同,使用的号子相同,如“大家一起嘛嗨咗,齐用力呀嘛嗨咗”。 4.抬石号子:也称“抬号”,是石工2人、4人或8人抬石头时的呼唱。根据抬着石头走平路、坡路、大路、小路、翻埂、过坳等不同场合和抬大石、小石的不同负重,变换调子。分为慢腿抬号、中腿抬号和快腿抬号,慢腿抬号雄浑稳健,中腿抬号铿锵有力,快腿抬号活泼明快。例如: 5.夯石号子:“夯”是以石材制作的用以砸实地基的传统工具,“夯石”是以“夯”砸实地基的集体劳动,由4人或8人协同进行。领腔唱词可以是虚词,也可以是实词与虚词结合,合腔为虚词。夯石号子节奏均匀,旋律流畅,曲调潇洒而豪迈。如:“廖松嗓嘻,啊绕散扁”。三、“那卧桑任曲”的音乐特征 “那卧桑任曲”由于受地域、语言、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制约,其调式以徵羽或徵商综合调式为多见,徵羽调式常以四五度跳进为特征,色调明快,因而使得“那卧桑任曲”更加质朴、明亮和高亢。同时使得“那卧桑任曲”有别于其他同类的劳动号子,具有以下特点: ①歌词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无特定内容的劳动呼号。如: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编唱和传统叙事歌词,如:又如: 这类号子风趣幽默,歌词多为七字上下句或四句为一段。歌唱时每句第四字和第七字之后常加入节奏性很强的呼号声。 ②曲式结构多为套歌形式。根据劳动程序和劳动强度的不同,一般包含有:到采石场时唱的“开场号子”;用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