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交通肇事罪电大法律
毕 业 论 文
《浅谈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交通肇事罪》
班 级 : 电 大 2010 秋
姓 名 :
学 号 : 100XXXX
系 别 : 法律系
日 期 : 2012-11-20
目 录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1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1
(一)本罪的客体
(二)本罪的客观方面
(三)本罪的主体
(四)本罪的主观方面
三、交通肇事罪的认定
(一)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
(二)交通肇事罪与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界限
(三)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四)交通肇事罪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与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界限
与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理解
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交通肇事罪中的自首问题
事故责任认定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前置条件的危害性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
交通肇事罪与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在主观方面都出于过失;在客观方面,都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了公共安全。但它们是不同性质的犯罪,应严格划清它们之间的界限。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虽然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构成该罪主体,但他们也必须是在操纵交通工具、交通设备,与交通运输人员不同的,仅是他们不具有交通运输人员身份;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前者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严重后果是由于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引起的;后者的发生与交通运输活动无关,严重后果是由于行为人在交通运输活动以外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马虎草率、粗枝大叶,不细心谨慎引起的。
与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界限
两者都会出现致人重伤、死亡的危害后果,但交通肇事罪中行为人对于致人重伤、死亡的危害结果的发生,表现为过失的心理态度;而利用交通工具故意杀人或者故意伤害,则表现为故意的心理态度,这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
与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两者都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都可能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但两者存在明显区别:一是主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以驾车撞人的危害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二是客观方面的要求不同。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要求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必须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才构成为犯罪。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均是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加重情节,如果行为人本身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则谈不上加重处罚了。
行为人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触犯了刑律。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发生交通肇事而继续行驶驶离了现场的,则不能适用本情节加重处罚。行为人的逃跑行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之所以被作为加重处罚情节,就是因为行为人在明知道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了事故现场,根本不顾及受害者的伤亡情况,主观恶性较重。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是为了抢救受害人,驾驶运输工具运送受害人到医院进行抢救,并等候司法机关的处理,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本来不必要死亡的被害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主观恶性大,因此,刑法规定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要处以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认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行为人有逃逸行为,即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不履行救助责任和逃避事故责任,行为人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性很明确,也就是说对逃避行为持故意态度。如果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本未意识到事故的发生而驶离了事故现场,造成了死亡结果,则因不具备逃逸的主观故意,不能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企业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 某企业总降压变电站电气部分初步设计.doc
- 某伺服电控系统维修中心的车间设计.doc
- 某公司仓储中心规划设计.doc
- 某公司五层框架结构宿舍楼设计—.doc
- 某公司财务情况分析—财务管理.doc
- 某公司综合楼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本科.doc
- 某化工厂绿化设计设计.doc
- 某厂10KV变电所主接线及二次回路设计_.doc
- 某办公楼工程投标文件商务标编制_工程造价管理说明书.doc
- 《制造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实践与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探究生活实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激发与培养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美术课程创意设计作品评价展示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与运用策略探究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村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带解析(精练).docx
- 2025年村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带解析(考点提分).docx
-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科学态度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历史时间轴绘制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淘宝买菜业务题库.docx VIP
- 欧洲的工工业化与劳工运动的兴起.pptx
-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测试的能力,而不是u201C情报).pdf
-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ML梅花形弹性联轴器选型参数表.pdf VIP
- 黄原胶发酵工厂设计.doc VIP
- 年产1000吨黄原胶发酵工厂的设计.docx VIP
- TCITS 181-2024 基于黑黄红色彩学的中国女性面部肤色定量测试与评价方法.docx VIP
- 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与疏导.pptx VIP
- 力劲冷室压铸机液压原理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