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7记忆PPT.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心理学7记忆PPT

第七章 记忆;学习目标:;;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三)记忆的意义;二、记忆的分类;(一)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内容);目击证人的证词可靠吗?;真实的谎言-法庭作证的可信度 法庭判案重视人证和物证。一直以来大家都是相信目击证人依据记忆所做的证词是可信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1979年的夏天对彼那德神父来说,是难以忘记的痛苦经历。他涉嫌参与了美国惠明顿地区的几件持械抢劫案。尽管整个审讯过程中,他都坚持自己是无辜的。然而有7名目击者指证了彼那德神父是那个“儒雅的歹徒”,因为抢劫者举止文雅,衣着得体。万幸的是,真正的抢劫者在关键时刻自首了,神父才终获清白。 为什么彼那德神父会差点被误判?实际上这两个人的长相并不是很像,然而有一些因素使得目击者的记忆和判断发生了偏差。;记忆扭曲(memory distortion);(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时空关系);(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意识参与的程度);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四)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信息加工与储存方式);三、记忆的生理机制;(一)记忆的脑学说;2.定位论 人物:布洛卡、鲁利亚、麦克高夫 观点: ①布洛卡: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也不例外。 ②鲁利亚: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伤时,病人的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对材料的叙述零乱而不连贯。网状激活系统对记忆有重要作用。 ③麦克高夫: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二)记忆的细胞机制;突触结构 观点: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 长时程增强作用 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他们将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这种LTP具有专一性,只对受到刺激的通路起强化作用。 ;(三)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第二节 记忆过程;一、识记---信息的编码;(二)识记的种类 1 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 无意识记: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如:? 特点:不随意、片面性、偶然性,被动; 有意识记:事先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如:? 特点:有意识、全面、客观,主动。 有意识记得效果优于无意识记。 ;实验 被试:两组 甲---尽可能完全背课文 乙---没有要求 结果: 甲:125句,乙:87句 启发: 教师在教学中,明确识记任务和要求。;2 按识记的材料: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依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材料本身缺乏内在联系,如历史年代,电话号码,统计数字,人名地名等; 其二,材料本身有内在联系,但学习者并没有理解,如公式、定理。 ;山颠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 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意义识记: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比较 ;(三)有效识记的策略: 1 增强目的性,提高主动性、自觉性 2 提高对识记材料的理解水平,弄懂、弄透 3 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同时能在多个神经中枢性建立暂时性神经联系,有助于识记和保持。;二、保持;(二)保持内容的变化 1 数量的变化 一般而言,随着时间推移,保持量随着时间呈减少趋势。 ; 2 质量上的变化 例一:Allport (1958)让被试看下图A,一个月后就变成了图B,三个月后在要求他画,就画成了C。;结论: 内容更概括、简约,不重要的细节将逐渐趋于消失; 内容变得更完整、合理和有意义, 内容变得更详细具体,或者更为夸张和突出。 总之,保持不是被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在个人已有经验基础上的积极的创造过程。;(三)遗忘 1 遗忘:对识记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2 两种情况: 永久性遗忘---不再复习时,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 暂时性遗忘---暂时不能恢复记忆,以后还可能恢复记忆的一时性遗忘。 3 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 4 原因:生理和心理 5 遗忘理论: 干扰学说 消退学说 压抑说 提取失败;干扰理论: 观点:遗忘是由于对其他材料的记忆或对其他作业的操作而阻碍了从短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而造成的。 认为被试的回忆量应取决于: ------干扰项目的数量。 ;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先前的学习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实验组:学习材料B---学习材料A—回忆材料A 控制组: 学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