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传学第十一章 重组DNA
第十一章 重组DNA;1.基因工程的概念
2.工具酶
3.载体
4. 重组DNA;
5.转基因生物;一、遗传工程概述:
广义遗传工程包括:
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细胞器工程、基因工程及酶工程等。
狭义遗传工程是指:
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1.概念:
重组DNA(基因工程):在分子水平上,采取工程建设方式, 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 借助于实验室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生物中去, 使后者定向获得新遗传性状的一门技术。;2. 重组DNA的发展:
1971年 史密斯(Smith H. O.)等人从细菌中分离出的一种限制性酶,酶切病毒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时代的开始。
1972年 伯格(Berg P.)等用限制性酶分别酶切猿猴病毒和λ噬菌体DNA,将两种DNA分子用连接酶连接起来得到新的DNA分子。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实验。
1973年 科恩(Cohen S.)等进一步将酶切DNA分子与质粒DNA连接起来,并将重组质粒转入E. cloi细胞中。
1982年,美国食品卫生和医药管理局批准,用基因工程在细菌中生产人的胰岛素投放市场。;1985年,转基因植物获得成功。
1986年,穆勒斯发明了PCR技术,专利转让达3亿美元。
1990 年9月14日是基因治疗的诞生日。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个医疗中心进行第一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一个4岁的小女孩戴斯瓦(A.DeSilva),患有严重综合免疫缺失症(SCID)。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转入骨髓细胞,再送回病人体内,基因治疗SCID获得初步效果。
1994年,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番茄商品生产。;1996年 170万公顷,1997年1100万公顷,1998年2780万公顷,1999年3990万公顷,2000年4420万公顷,2001年5260万公顷,2002年5000万公顷。;2001年种植面积100万公顷的转基因作物:
大豆(3330万hm2,占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63%,均为抗除草剂大豆)
玉米(980万hm2 ,占19% )
棉花(680万hm2 ,占13% )
油菜(270万hm2 ,占5% );
水稻、小麦、花生、向日葵、
亚麻、甘蓝、马铃薯、番茄、
烟草、南瓜和木瓜等50多种。;转基因棉花已经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棉花、大豆、马铃薯、烟草、玉米、花生、菠菜、 甜椒、小麦等进行了田间试验,
2004年我国的转基因农作物和林木已达27种。;3.重组DNA;重组DNA内容:;第一节 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从核苷酸分子内部切割磷酸二脂键,而生成DNA片段。如:EcoR I、Hind III
首先,细菌细胞中发现限制-修饰系统(R-M):
1)限制:降解外源DNA,防御异源遗传信息进入的手段(限制性内切酶)。 2)修饰:修饰外源DNA片段后,保留在新细胞中(甲基化酶)。;第Ⅰ类酶:有特定识别序列,切割部位无特异性
切割远离识别位点,甚至1000bp,随机切割。
第Ⅲ类酶:有特定识别序列,切割有特异性(在识别序列外,20bp)
切割可产生各种类型的单链末端。
第Ⅱ类酶:有特定识别序列,切割有特异性(在识别序列内)
识别序列有4、6、8个或更多核苷酸对。
;5’ ----GAATTC--- 3’
3’ ----CTTAAG---- 5’;5’ ----GGATCC--- 3’
3’ ----CCTAGG---- 5’;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根据其来自的生物分类学上的属名、种名和菌株名来命名。
酶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斜体。
第二、第三个字母是种名的前两个字母,小写,斜体。
第四个字母是菌株名的前两个字母,大写或小写,正体。
最后,罗马数字,表示分离几种酶的编号, I、 Ⅲ
①. EcoR I 来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②. Hind Ⅲ来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二、连接DNA片断的酶;第2种:连接平端DNA的连接酶。
T4 DNA连接酶(图B) ;第3种:先加人工接头,形成粘端,再由DNA连接酶连接。 ;;PCR反应三个步聚(一个循环):
变性:94~95℃使模板DNA双链变成单链;
复性:50~70℃下,引物分别与互补DNA单链互补配对;
延伸:在引物的引导和Taq酶作用下,72 ℃下合成模板DNA的互补链。;;;第二节 载 体;常用的载体包括三大类,即质粒、噬菌体、噬粒
质粒(常用的有pBR322、pUC系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第4课 乡愁(余光中)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PPT(完整版).pptx VIP
- 2025年邮政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储汇业务员·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供应室去污区课件.pptx VIP
- 三年级快乐阅读社团活动教案.docx VIP
- 预决算管理制度.docx VIP
- 《大学生恋爱心理》PPT课件.ppt VIP
-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doc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科技冀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冀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