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子与会子初一(2)班封倚月30号交子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发行于北宋前期的成都。交子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kè)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的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了成为的纸币。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交子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交子的起源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约1008年,成都16家官商联合用楮(chǔ)树皮纸印刷凭证,上有图案、密码、划押、图章等印记,面额依领用人所交现款临时填写,作为支付凭证流通。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1000文收手续费30文。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又名“楮币”。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后因发现发行商拮据或破产不能兑现被禁止发行。宋仁宗天圣元年,政府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面额依然是临时填写,加盖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级。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界满兑换新交子。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1105年遂停止发行,改用“钱引”。宋徽宗大观元年,宋朝政府改“交子”为“钱引”,改“交子务”为“钱引务”。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与“交子”的最大区别,是它以“缗(mǐn)”为单位。“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但“钱引”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因此纸券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时期,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会子中国南宋时的一种纸币。初为便钱会子,即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大约在绍兴二十年前后,它才发展成兼有流通职能的铜钱兑换券。三十一年,朝廷又置行在会子务。行在会子务之设,虽说是“悉视川钱引法行之”,但最初实未照办。它不立兑界,不定界额,本钱才10万缗,面值为一千、二千、三千。宋孝宗隆兴元年,又造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会。不数年,由于作为官府的支付手段,和国家财政相联系,已出现膨胀贬值现象。乾道三年十二月,宋孝宗下诏别造500万新会收换旧会。会子的来历“会子”的名称产生于北宋,是一种取钱物的凭证。见于记载的有会子、钱会子、铅锡会子、寄附钱物会子等。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吕惠卿在讨论陕西交子时说:“自可依西川法,令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动无钱,谁肯将钱来取会子?”由此可知会子即是纳钱和取钱的凭证。钱会子和会子的意思一样。铅锡会子是出卖铅锡给政府后所得的取钱凭证。会子的贬值理宗绍定三年以后,有李全之乱,隔年有蒙古帝国兵攻川、陕,到了绍定五年会子高达三亿二千九百多万,增加33倍,伪造纸钞更多。淳祐五年又有大量军需。淳祐六年各界会子共计六亿五千万贯。淳祐七年,会子已达恶性膨胀的现象。淳祐九年会子每贯合铜钱六百文足钱。景定五年,贾似道当国,又发行“见钱关子”,取代贬值过甚的会子,每贯折合铜钱七百七十文。元兵南下后,会子与关子皆被钞所取代。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