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之第三节、盐炙法.ppt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学之第三节、盐炙法

第三节、盐炙法演讲者:K1815413班 第三小组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共同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704379ss_c=ssc.citiao.link相火的药物。在历代文献记载中,盐制主要有二种方法: 一种是药物与盐共同拌炒,炒后去盐使用,利用盐做加热介质,明代后已基本不用。 另一种是盐水与药物拌匀后再经炙炒、蒸、煮等处理。近代多用盐炙法,利用盐本身的治疗作用,下行入肾,增强补肝肾、泻相火、利小便等作用。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3607ss_c=ssc.citiao.link本草纲目》载:“凡盐入药,须以水化,澄去脚滓,煎炼白色,乃良。”现代用盐,多选精制盐。一般每100公斤药物,用食盐2~3公斤,加入4~5倍量的/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759183ss_c=ssc.citiao.link水溶解后制成食盐水溶液备用。如是粗盐,尚需过滤后备用。操作方法荔枝核益智仁一、先拌盐水后炒药 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盐水拌匀,闷润,至盐水被完全吸尽,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或炒干,取出放凉。一般药物多采用此法,如黄柏。而杜仲用中火,炒至颜色加深,有焦斑,丝易断为度。操作方法盐炒杜仲菟丝子二、先炒药后加盐水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锅内,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如有爆裂声(/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05183ss_c=ssc.citiao.link车前子)或变色(知母)或微黄色,微有爆声(/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33938ss_c=ssc.citiao.link菟丝子)时,喷洒定量盐水,炒干,取出放凉。含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多用此法。因其遇水发粘,粘成坨后,盐水不易渗入,翻炒时受热不均,又易粘锅。所以,需先将药物加热除去部分水分,并使药物质地疏松,此时喷洒盐水,利于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注意事项一、加水溶解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二、含粘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不宜先用盐水拌均。三、盐炙法火力宜小,采用第二种方法时更应控制火力。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生姜辛温,能温中止呕,化痰止咳。故姜炙法多用于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药物。姜炙的目的: 一、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如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则可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 二、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如厚朴对咽喉有一定的刺激性,姜炙可缓和其刺激性,并增强温中化湿除胀的功效。?注意事项 一、制备姜汁时,水的用量水宜过多,一般以最后所最得姜汁与生姜的比例的1:1为宜。 二、药物与姜汗拌匀后,需充分闷润,待姜汗完全被吸尽后,再用文火炒干,否则,达不到姜炙的目的。谢 谢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