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遗传学PPT
花粉杀手位点的上位性遗传互作引起水稻的雄性不育 Contents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3 Abstract 1 2 4 1 摘要 1.1 在栽培稻(Oryza sativa)亚种籼稻和粳稻的种间杂交的杂种中,杂种雄性不育基因S24 通过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选择性地致使携带有粳稻等位基因S24-j 的雄胚子败育。 1.2 本研究作者分析了这种雄性不育是否仅仅由S24 单个座位引起的。结果发现S24 受到上位性的调控。 1.3 对BC2F1 群体进行QTL 分析,发现了一个位于水稻第2 染色体与S24 互作的、新的不育位点,该位点被命名为EFS(S24 互作因子,Epistatic Factor for S24)。 1 摘要 1.4 进一步的遗传分析表明当S24与粳稻的EFS 等位基因efs-j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引起雄性不育。结果表明efs-j是一个孢子体隐性等位基因,籼稻显性等位基因EFS-i可以抵消S24引起的花粉不育。 1.5 本研究证明了一个新的遗传上位互作座位,是单座位等位基因互作引起的杂种雄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元件。这个发现为加深我们对杂种不育和小孢子形成的复杂分子机理的理解具有重要贡献。 2 材料和方法 2.1 植物材料 1)染色体交换片段置换系RCSSLs(携带有S24基因片段) the japonica variety Asominori ×the indica variety IR24 (Kuboet al.2002) 染色体交换片段置换系RCSSLs 2.2 表型鉴定 1)花粉的采集;花粉的固定染色;花粉的镜检统计; 2)每个植株统计超过300个花粉粒; 3)呈深红色的正常大小的饱满花粉粒为可育表型;呈浅红色或无色空瘪、畸形的花粉粒为不育表型。 4)在本研究中, 花粉可育率>90%,为可育; 花粉可育率70%- 90%,为部分不育; 花粉可育率30%- 70%,为半不育; 2.3 DNA分析和连锁图谱的构建 1)DNA样品的准备; 2)引物的设计:根据日本晴和93-11的DNA序列设计得到SSR标记引物; 3)PCR反应:变性,94 ℃,20 S;退火,56 ℃,20 S;延伸,72 ℃,30-60 S;共30个循环。 4)PCR产物的电泳和数据统计; 5)连锁图谱的构建:应用Map Manager QTX version 0.30软件进行连锁图谱的构建。 2.4 QTL分析和EFS位点解析 1)QTL和上位互作分析 在Map Manager QTX version 0.30软件中进行标记回归分析,检测到了QTL之间的上位互作效应。双向方差分析( a two-way ANOVA)计算得到他们的互作效应以及重要性。 2)EFS位点的定位将用到BC2F2,BC3F2和BC4F1群体。在140株S24杂合子植株中,通过标记辅助选择确定了mS1和mS2被用来定位EFS。 3 结果 S24基因在2008年由Kubo et al.在粳稻栽培稻中的一个籼稻染色体片段中发现。S24位点引起的花粉不育归因于在杂合子中携带S24-j(japonica allele for S24)基因的雄配子选择性败育,导致了在S24位点的严重分离变相有利于分离后代群体中得籼稻等位基因(Kubo et al. 2008)。 上面讲到的花粉不育主要是因为在S24位点的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如果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足以引起花粉不育的表型,那么同样的表型应该可以在任何遗传背景下都可以被看到? 3.1 S24基因的不育性依靠其遗传背景 3.1 S24基因的不育性依靠其遗传背景 为此,我们培育了S24的两个近等位基因系,结果如下: 粳稻遗传背景下的近等位基因系: AI-NIL- F1 表现为花粉半不育(41.8﹪的花粉可育) (Figure 1)。 AI-NIL- F2 表现为严重的分离变相,jp/jp基因型比例为4.2%,表明在后代中优先传递籼稻S24-i等位基因(Table 1)。 籼稻遗传背景下的金等位基因系: IA-NIL- F1表现为92.9%的花粉可育性(Figure 1)。 IA-NIL- F2中,基因型比例jp/jp:in/jp:in/in=23:21:25 ,jp/jp基因型比例为33.3%,即使他们的分离比也偏离了1:2:1。 这些结果证明了,在籼稻遗传背景中,S24杂合体的S24-j雄配子是可育的,且能正常传递给后代。因此,我们能说,S24杂合基因仅仅在粳稻遗传背景下才能导致雄性不育,这样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变电设备检修工职业认证隔离开关主刀闸工作原理GW23B-126型隔离开关说明书.pdf VIP
- QB1696-1993啤酒麦芽附录A比重与浸出物含量对照表.pdf VIP
- 《先兆流产》课件.ppt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PPT课件.pptx
- 清洁设备操作及日常保养标准作业规程.doc VIP
- 2025年高中政治必修同步课时练 必修一 第一课 周练过关(一).pdf VIP
- 2025年中考备考: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书课后练习答案.docx VIP
- 班级卫生值日表模板.xlsx VIP
-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专项方案.doc VIP
- 学习2025《初中生自我介绍》专题课件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