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现代性的杂糅与建构——以启蒙时代中国文化形象的跌落为中心
JournalofS石hih河ez子iU大ni学ver学sit报y{P(哲hilo学so社ph会ya科nd学版,(:ia)lSciences) V01.22 No.5
Oct.20o8
【文学研究】
西方现代性的杂糅与建构
— — 以启蒙时代 中国文化形象的跌落为中心
胡淼森
(北京大学 中文系 ,北京 100871)
[摘 要]文明交流史上一个明显的趋势在于:当强势文明分析弱势文明时,往往更关注其器物 面的东
西;相反,弱势文明更向往强势文明原典性的东西,有一种找到神圣开端的寻根冲动。两千年来 ,中国学人动辄
追溯两希传统的认识论根源,似乎西方文明的胜利真的可以用这种神圣起源来论证一样。但如仔细分析,这种
盲 目的溯源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先验论的色彩较为浓重。
[关键词]文明;西方现代性;杂糅与构建;文化形象
[中图分类号]lO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04(2008}05—0069—05
BlendingandConstructionofW esternModernity
l{U niao-sen
(De~ mtofChinese,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Itisallobvioustendencyinthehistoryofcivilizationeormmunieationthatsuperiorcivilizationstendstopay
attentiontothingsonthesuperficiallevelwhenanalyzinginferiorcivilizations;ontheohterhnad,inferiorciviliaztions
lookforwordtohteoriginalityofsuperiorcivilization,andhaveanimpulsefortherootofw~tem civilization.Chinese
~holarshavegonebackfrequentlyinmol~than2000yearstotheoriginsofflaenacientGreekandRomantheoryof
knowledgeasiftoverifythetriumphofwestern civiliaztion,butanalysedclosely,htisapproachiswrongforitsaprior-
ism.
Keywords:civiliaztion;westem modernity;blendingandconstruction;culturalimage
一 、 中国形象:正负背后的同一机制 上,对于东方富庶生活不厌其烦的描 隐含着野蛮
文艺复兴只是西方现代性的前奏和铺垫,真正 时代欧洲人对于财富和精致生活的向往;利玛窦以
标志其成熟的是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自然是 降的欧洲传教士最大的成就则是:将当时人的视角
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和狄德罗等哲学巨 从 “物质的中国”拉到 “思想的中国”,将中国的哲
匠的法国。纵观 18世纪的欧洲文化史,可以看出 学、伦理和文化整体呈现在欧洲面前。儒学第一次
无处不有中国文明的影子。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 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便宛若惊鸿,无数思想家包括法
期既是物质文明的 “中国”声誉鼎盛之际,同时也标 国重农学派的魁奈,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德国的沃
志着思想文化的 “中国”被西方现代性迅速抛弃。 尔夫、莱布尼茨等等,无不表现出对于博大精深的
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自觉行为,西方正式告别了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