萆薢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萆薢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萆薢的研究进展 商玲(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515) 【摘要】 萆薢作为利水渗湿药,在临床上已有很久的应用。古代诸医家用萆薢单味或复方配伍治病已各有千秋,现代的中医生在临床治疗上亦喜欢使用萆薢配方治病,而且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本文主要阐述了萆薢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从理论上为临床使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关键词】 萆薢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83-02 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Diascorea collettii Hook.f.var.hypoglauca(Pslibin)Pei et Ting)、绵萆薢(Dioscorea spongiosa J.Q.Xi,M.MizunoetW.L. Zhao)、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的块茎。薯蓣科植物共10属,65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我国仅有薯蓣属一属,约80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萆薢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但所指并非一种植物来源,而是薯蓣属萆薢组(根状茎组)多种植物的根茎。萆薢被药典收录的仅有两种:即粉萆薢(Dioscorea hypoglauca Palibin.)和绵萆薢(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粉萆薢为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绵萆薢为绵萆薢及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在浙江、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叉蕊薯蓣、纤细薯蓣、山萆薢、细柄薯蓣、穿龙薯蓣的根茎也作为粉萆薢入药。 1 化学成分 萆薢化学成分研究认为其主要含有甾体皂苷类、二芳基庚烷类、木脂素类、有机酸及酯类,此外,还含有鞣质、多糖、黏液质等。下面主要对药典收录的两种萆薢化学成分进行概述: 1.1 绵萆薢 绵萆薢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类、二芳基庚烷类、木脂素类、有机酸及酯类。绵萆薢主要含有薯预皂苷、纤细薯蓣皂苷和川萆薢皂苷(kikuba-saponin)等皂苷。另外自绵萆薢的酸水解物中已分离出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elta;3.5-去氧替告皂苷元(Delta;3.5 -deoxytineotigogenin)、薯蓣皂苷元棕桐酸酯(dio- sgenin palmitate)、棕桐酸及beta;-谷甾醇。从福州薯蓣中分得薯蓣皂苷(dioscin)、 纤细皂苷(gracillin)、薯蓣皂苷元棕桐酸酯、beta;-谷甾醇,Delta;3.5-去氧替告皂苷元及延令草次苷(trillin)等成分。此外还含有二芳基庚烷类如绵萆素A~C(diospongin A-C)、木脂素类如芝麻素酮(sesaminone)、胡椒醇(piperitol)及(+)-丁香树脂醇[(+)-syringaresinol]、有机酸及酯类如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酸酯(diosgeninp -almitate)、3,7-二甲基-6-辛烯-1-甲酸酯(3,7 dimethyl-6- octen-1-ol-formate)及十一碳酸甲酯(dodecanoic acid,methyl easter)及其他成分如(R)-1-辛烯-3-醇-O-alpha;-L-吡喃阿拉伯糖基-(1rarr;6)-beta;-D-吡喃葡萄糖苷[(R)-oct-1-ene-3--ylO-alpha;L- arabinopyranosyl-(1rarr;6)-beta;-D-glucopyranoside]、无刺枣催吐醇苷I(zizyvoside I)、胡萝卜苷(daucosterol)。菲并吡喃衍生物如dioscorone A、异香豆素衍生物如3-苯基-6,8-二羟基二氢异香豆素(3-phenyl-6,8-dihydrodihydroisocoum- arin)、烯烃如4,8-二甲基-1,7-壬二烯(4,8-dimethyl-1,7-no- nadien)、环酮如5-异丙基2,8-二甲基环癸酮(5-isopropyl-2,8-dimethyl-cyclodecanone)、胺类如N,N-二硝基-1,2-环己二胺(N,N-dinitro-1,2-cyclohexan- diamine)、炔醇如1辛炔4-醇(4-ol-1-octyn)。 1.2 粉萆薢 粉萆薢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呋甾烷醇和螺甾烷醇及其皂苷和酯类。现已从本品的酸水解物中分离出薯蓣皂苷元(diosge- nin)、Delta;3.5-去氧替告皂苷元(Delta;3.5-deoxytigogenin)、Delta;3.5-去氧新替告皂苷元(Delta;3.5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