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李天鹏 王李 黄丽华 李继君 张静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第二人民医院金华镇中心卫生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14d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4d后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较对照组(66.67%)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栓通;纳洛酮;疗效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38-02
急性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灶的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致死率、病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于2006年9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6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80名患者。发病时间在24h内,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1995)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确诊为急性脑梗死,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血栓通组(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5.1plusmn;10.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23h,平均l0.26plusmn;4.23h;按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为35.41plusmn;4.51分。血栓通联合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4.7plusmn;9.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5~22h,平均l2.23plusmn;6.01h。CSS评分为34.67plusmn;5.02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及治疗前C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复方丹参等常规治疗,阿司匹林300mg,每日顿服,3日后改为100mg每日顿服。同时根据病情予以不同剂量的脱水剂(甘露醇、速尿、托拉塞米等),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广西梧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纳洛酮(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14d月后分别进行治疗效果评分。按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将疗效分成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O%,病残程度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死亡。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plusmn;标准差(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治疗后复查头颅CT或MRI,均未见梗塞后出血。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损害,未发生过敏反应,无明显副反应。
3讨论
脑梗死发病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释放beta;-内啡肽大量增加,beta;-内啡肽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儿茶酚胺和前列腺素的调节功能,使梗死缺血区脑血流量进一步下降,加重脑灌注损害和微血管淤血,此外还可产生直接细胞毒性损害抑制梗死缺血神经元电活动,对神经感觉通路甚至运动传导通路具有抑制作用。盐酸纳洛酮是1960年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3],为羟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试题答案解析(湖南省市卷).pdf VIP
- T∕CECS 10039-2019 绿色建材评价 墙面涂料(可复制版).pdf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通化(2011)1207双线路腕臂.pdf VIP
- 《公司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研究文献综述》2400字.doc VIP
- 高血压的护理(共22张PPT).pptx VIP
- 2025金融监管局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通化(2010)1042双线路腕臂.pdf VIP
- 空间灵活性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空间的灵活性与多功能性.pptx VIP
- 叁化(2008)1168多线路腕臂构造安装图.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