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等。(可自行加页) 我校申报的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编号:GDK-2011-X-60727),自2011年8月立项以来,我们积极认真的进行了各项研究工作,今年5月已进入结题尾声。近三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省、市电教馆指导下,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计划深入探讨、大胆实践,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现将课题报告陈述如下:
一、研究的主要管理过程和活动。
根据研究方案,三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分解课题任务,争取课题保障
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完成,我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课题研究任务进行了分解,获得了如下保障条件:
a.组织保障
建立课题组,李剑副校长任课题组长,实行层级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课题组成员都是业务骨干,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
课题组主研成员分工情况如下:
组长:李剑——负责省电教馆课题平台栏目填写;课题研究全面统筹设计;撰写开题报告、研究计划;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及撰写相关报告;督促检查课题中期评估及结题工作及全部评估主、附件材料等。
组员:涂建龙——负责制定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三年规划及学年度培训计划、安排表;制定课题研究制度、学习制度、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等相关课题制度;课题研究经费软硬件投入统计;收集整理教师培训及多媒体在教学与管理中运用的等活动系列影像资料。
组员:成翠——负责收集整理制作教师优秀教案集、论文集、案例集,统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获奖情况;教师参训考勤,教师培训统计;课题研究会议记录;收集课题组成员课题个人研究计划;为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提供相关数据;整理课题研究中期及结题评估材料。
组员:王强——负责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收集整理本课题优秀课件集、录像课集;媒体硬件维护、资源库与校园网栏目建设;课题研究中期及结题评估ppt电子汇报稿制作。
组员:揭璐——负责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收集整理制作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校本教材;学校教学软件借还登记;协助整理本课题各学期具体培训及总结材料。
b.制度保障
①学习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及教学技能培训。
②研究制度:每月开展课题组活动,每学期开展课题展示课活动。
③激励制度:对课题研究有较大贡献者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c.软硬件保障
学校所有教室都配备连接入网的计算机、实物投影仪、背投或液晶电视,所有教师办公室配备连网的计算机,2个电脑机房设备齐全;学校网站和校园内部网络系统建构完善,资源丰富并不断更新。
d.经费保障。每学期保证一定的科研经费。
2、请教研究专家,进行需求分析
针对部分教师信息素养认识不够深入的现状,我们邀请数位研究专家,或来校指导,或我们登门求教,从多方面学习和了解了有关信息素养的理论,并从根本上对信息素养进行必要的剖析。我们通过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和分析后,一致认为: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提高关系到人们如何立足于信息化社会。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收集查阅资料,多种形式研讨
我们发动学校教师收集和查找“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有关方面的理论文章并阅读,主要采取“交流共享、主题探讨”的模式,定期为教师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论坛,如:“信息技术与德育管理”、“多媒体运用与课堂教学效度”、“信息素养帮助我提升专业化水平”、“我的专业成长之路”等等。通过交流活动,教师们对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明确了。
4、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我们的具体策略有:
① 视野扩展法——推行“跨学科”的培训方式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深刻剖析分科教学存在严重教育弊端的同时,倡导打破学科界限。因此,推行“跨学科”的师资培训,让执教不同学科的教师有机会同台研讨,形成优势互补,开阔了知识视野,顺应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②自主协作法——拓宽专业化发展的渠道。
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以当代信息技术作为强大认知工具的学习理论给我们以明确的昭示:自主、协作、探究式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可以说,现代人比任何时候都更认同“交流与协作”对个体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得以跳出本学科的狭小视角,借别人的头脑丰富自身积累,实现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协作,其优势明显。与此同时,思想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不断地激励并引导教师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有助于教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某D5媒体商业计划范文书范文.doc
- [分享]教练员脱岗培训计划范文和内容.doc
- [计划范文]````2010市商务局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总2版结.doc
- [计划范文]01型整数规划模型.doc
- [分享]一款网络游戏的商业计划范文书.doc
- [计划范文]高考词汇分类整理形容词和副词.doc
- [计划范文]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doc
- [计划范文]高中化学知识结构图.doc
- [计划范文]七段数码管显示秒表.doc
- [计划范文]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设计3.doc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