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爱萍与宁波
张爱萍,四川省达县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能文能武,是我军著名的儒将。他的一生与宁波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2年他在新四军认识了一位才女,这位新四军女战士是宁波人,经过相识相爱,他成了
宁波女婿
在宁波小港镇,有个大户人家姓李,不仅经商通达,而且爱国有加;不仅实业救国,而且有多名子女参加了新四军,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李又兰就是李家的其中一位巾帼英华。1937年她就参加反击日军侵略的战地救护队队员。年仅十七岁的李又兰开始在战地救护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踊跃参加家乡的抗日救亡活动,街头演讲、演活报剧,以唤起民众,团结抗日。1938年初,李又兰同十几个浙江学生,展转到武汉参加新四军。1942年1月下旬,新四军华中局召开由所辖9个区的党委书记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时任新四军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也出席了会议。李又兰在新四军军部当巡视员,因她参加过速记的专门培训,也被抽出来负责速记。会议上,刘少奇让张爱萍专门谈谈九旅从当地游击队武装发展成为主力新四军的情况。对此,张爱萍感到很突然,但还是理了理思绪,并实事求是、不加任何修饰地作了发言。
第二天,端庄文雅的李又兰找到张爱萍,递给他一份文稿,说,“这是你昨天讲话的记录,请你审定,需要修订和补充的请写在旁边。”这份字体清秀、书写工整的文稿马上引起了张爱萍的注意。他发现,通篇整洁、正规,连标点符号都清清楚楚,而且是他讲话的全部内容,就连个别的习惯用语,凡是正确的,都用上了;不规范的,还给予了纠正。顿时,张爱萍萌发了一种莫名的爱意。
后来,张爱萍经打听、观察,发现这个名叫李又兰的姑娘不仅上台能演、挥笔能写、集会能讲,而且在速记方面,甚至是漫无边际的讲话,经她记录、整理,居然就是一篇重点突出、逻辑严密又颇具文采、还不失讲话者特点的好文章。
随着对李又兰了解的加深,张爱萍在心里默念:“这是位有才华又很贤淑的女性,可以成为知音,可以结为终生伴侣。”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常常约李又兰见面。而李又兰对张爱萍的邀约也是欣然接受,和张爱萍在一起,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一切都很自然。其实,他俩早就见过面。当年李又兰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要见周恩来副主席时就是张爱萍挡的驾。难怪两人在一次聊天的时候,张爱萍听李又兰回忆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怎样磨着值班参谋见到周恩来一面的往事,心有感慨地说:“当时,这些学生真叫人没办法。”并对这件事进行了一番记忆犹新的叙说。说着说着,李又兰终于忍不住噗嗤笑了。“你笑什么?”张爱萍不解地问。“我就是真叫人没办法的那十几个人中的一个!”张爱萍有些惊异,稍后才明白过来,“我也就是那个值班的参谋。”两个开怀大笑。真是“冤家路窄”,难怪一见如故。
苏北的夏天能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傍晚,一阵狂风大作,闪电雷鸣,暴雨如注。倾刻之间,如鞭、如刀、如剑的暴雨冲塌了李又兰居住的小屋。她抱着湿淋淋的被子,沮丧地躲在屋檐下,不知归宿何处。
“又兰!”张爱萍在大雨中突然出现,“屋榻了!”
“这种天气你还来?!”李又兰又惊,又喜,又愁,又苦,“今晚没处住了!”
又兰,你愿意嫁给我吗?”湿淋淋的张爱萍突然乐滋滋地提出这个问题。
“愿意嫁给你!总不至于是今天!”李又兰苦笑着说。
“为什么不能是今天?!”张爱萍伸开双臂把李又兰紧紧揽在怀里,动情地说,“走吧,跟我回去!”张爱萍揽着李又兰走到高大的枣红马跟前笑道,“我这匹老马识途,再说,还有我呢!”说着纵身上马,李又兰完全被张爱萍的热烈情绪所感染,她利落地爬上马背,紧紧地搂住张爱萍的腰。
翌日上午,李又兰用针在陈毅送给他们的那支派克钢笔上刻了个“萍”字,仔细地挂在张爱萍的衣兜上。就这样,张爱萍成了宁波女婿。
结婚不到半年,为粉碎苏北伪军二万余人对盐阜地区进行疯狂“扫荡”的阴谋,根据地投入了紧张的反“扫荡”的准备工作。张爱萍奉命主持根据地党政军的一切工作,坚持原地斗争。可是这时,李又兰却已有身孕。为了不拖累负重任的爱人,让他一心无挂地带兵打仗,李又兰只好暂时在东海县的八大家隐蔽下来。在敌机对八大家的一次规模的狂轰滥炸之后,躲避敌机轰炸的李又兰徒步走了几个晚上的夜路,寻找到位于盐东的师政治部。不久,又和几位战友乘货船到上海。
始料不及,一到上海,护送他们的李毅便被捕了。李又兰无处可去,流落街头,思前想后,决定回宁波老家。几经辗转,她终于回到家乡,在母亲的照看下,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张翔。临别时张爱萍、李又兰夫妻俩曾订了一个“君子协定”:一、孩子出世后,抚育的重担由李又兰承担,不以家庭事务牵扯张爱萍带兵杀敌、驱寇兴邦的精力;二、正直自立、好学、有所作为是孩子成长的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