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2 3 4 5 6 备注 高程 m 水平距离 m 水平角 ° 竖直角 ° 竖盘读数 ° 中丝读数 (m) 视距Kl (m) 点号 测站:A 后视点:B 仪器高 i= 指标差x= 测站高程 HA = 视线高程H视= HA+I= 地形碎部测量手簿 3.等高线平距d、地面坡度i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一般用d表示,它随着地面的起伏情况而改变, h 与d 的比值就是地面坡度i 。 l 大,等高线密,山陡:反之,i小,等高线稀,山平缓 坡度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例如i = +5%,或i = -2%。 5.等高线的分类 (1)首曲线: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 (2)计曲线:为了读图方便,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描绘,称为计曲线。 (3)间曲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五、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 1、山丘和洼地(盆地) 2、山脊与山谷 分水线和集水线 3、鞍部 鞍部:两个山头之间是鞍部 ,鞍部又是两个山谷的源头。 陡崖 悬崖 4、悬崖与陡崖 5.等高线的特性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 (2)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 (3) 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4) 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表示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 (5)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7-3 地形图图外注记 一、图名、图号 图名:本幅图的名称 图号:本幅图的编号 二、接图表 说明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关系,以供索取相邻图幅时使用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 图廓 内图廓----分幅时的坐标格网线 外图廓----仅起装饰作用 三、图廓和坐标格网线 四 、投影方式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投影方式:正投影方式坐标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指该幅图是采用的高程基准 五、三北方向线及坡度尺 1、图纸准备:聚脂薄膜具有透明度好、伸缩性小、不怕潮湿、牢固耐用等优点 2、绘制坐标格网:在图纸上精确地绘制10cm×10cm的直角坐标格网。 3、展绘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坐标,确定所在的方格。 §7.4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a b c d e f n m 17 23.66 1 20.28 2 48.74 3 51.22 §7-5 经纬仪测图 一、图根控制:(加密控制点) 150 9 1:500 50 12 1:1000 15 15 1:2000 5 20 1:5000 每平方千米图根点数 每幅图的图根点个数 测图比例尺 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 1、平面控制(图根导线、图根交会) 2、高程控制(图根水准、三角高程) 二、碎部点的选择 (一)地物的特征点 碎部点:地物、地貌的特征点。 碎部测量: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的工作。 特征点:指决定地物形状的地物轮廓线上的转折点、交叉点、弯曲点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如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等 一般规定: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图上大于 0.4mm均要表示出来,小于0.4mm,可以用直线连接。 1、地物测绘要求: 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将其正射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图上,或将其边界位置表示在图上,边界内绘上相应符号; 不能依比例表示的地物,在图上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中心位置; 根据规定的比例尺,按规范和图式的要求综合取舍; 测定地物形状的特征点(拐点)。 测图比例尺不同,综合取舍不一样; 外围轮廓准确测绘,内部主要街道及 较大的空地应区分出来; 散列式居民地、独立房屋应分别测绘; 一般只测绘房屋的三个角或相邻的两角顶并量取房屋宽度。 2、居民地测绘 3、道路测绘 ①铁路:标尺应立于中心线上,直线立尺稀, 曲线立尺密;附属物按实际位置测定。 路堤测绘 路堑测绘 立尺位置:中心、两侧、一侧实量宽度。 转弯、交叉处尺点密,附属物实测。 路堤、 路堑 测绘方法同铁路。 大车路立尺于道中心,按图式绘制。 小路视其重要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