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水稻害虫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水稻害虫PPT

第九章 水稻害虫;为害花:稻管蓟马,稻红瓢虫 为害谷粒:稻蝽,稻蝗,粘虫 主要有:稻螟虫,稻叶蝉,飞虱,稻苞虫(稻弄蝶);本章主要内容 了解水稻害虫的主要类群、种类和调查方法;掌握水稻害虫危害的特点、形态鉴定特征和综合防治方法。 第一节 稻蛀螟 (掌握) 第二节 稻飞虱 (掌握) 第三节 稻叶蝉 (掌握) 第四节 稻弄蝶 (掌握) 第五节 稻纵卷叶螟 (了解) 第六节 稻蝗 (自学了解) 第七节 其它常见水稻害虫 (自学了解) 第八节 水稻害虫综合防治 (自学了解);第一节 稻蛀螟;为害: 叶鞘?枯鞘 秧苗期、分蘖期?枯心苗 孕穗期?枯孕穗,死穗包 抽穗?白穗 黄熟期?虫伤株;3、习性: 成虫: 均昼伏夜出,上灯的蛾子大部分没有产卵,羽化后2-3天产卵量占50%以上,100-200粒/♀; 产卵部位: (1)喜欢在叶色浓绿的水稻植株上产卵,聚产; (2)水稻生育期,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喜产卵。 二化螟:第一代秧苗期,下部叶子顶尖下面;第2、3代,一般在离水面2寸叶鞘上产卵; 三化螟:秧苗期,分蘖期,叶尖1-2寸正面中部;圆杆期后,产于第2、3叶片背面中脉一侧; ;幼虫: 又叫蚁螟,刚孵化的一龄幼虫; (1)入侵: 二化螟:一般是蚁螟吐丝下垂落到稻株上叶鞘缝隙钻入,有时也可直接从茎杆上入侵,先出现枯鞘,一个叶鞘内常有多头幼虫,2龄后分散,转株为害2-5次。 三化螟:吐丝下降及爬行选择适当部位入侵,在不同生育期入侵方式和入侵率有很大差别,近水面叶鞘叶脉之间,蚁螟蛀入后大量取食之前,失在叶鞘与茎节间适当部位作环状切断,咬断大部分维管束,切口较整齐,褐色,形成“断环”,几天后出现青枯,白穗,枯心团。;(2)为害: 秧苗 分蘖期 园杆期?不抽穗 孕穗期?形成白穗 有转株为害现象 蛹: 在稻株茎杆中化蛹,头向下,化蛹前幼虫失在茎上咬一个羽化孔,仅留一薄层膜为壁。 ;四、预测预报(P215);五、防治: 1、农业防治: ①翻耕灌水,及时处理稻根,稻草消灭越冬幼虫 ②灌水灭蛹,4/下—5/上,越冬代蛹盛期;生长期化蛹盛期; ③改进耕作栽培制度:尽可能单一化; ④人工防除,设诱杀田; 人工摘除卵块,稻田中,播5%-10%的早稻,集中诱杀。;2、化学防治:孵化高峰期 ①喷雾:锐劲特,乐斯本 ②撒施颗粒剂:杀虫双颗粒剂 ③水泼苗或撒毒土:敌杀死,杀螟松 ④带药漂浮载体水面施药法:用玉米杆粉,拌农药,施于稻田,保持3-7cm水深。;3、生物防治: ①保护利用天敌:青蛙,步行甲,蜘蛛,寄生蜂 ②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病原线虫; ③性诱剂防治: 5头雌蛾(初羽化)放在水盆架上,离水面3-4cm,诱♂蛾落水而死;也可用人工或性诱剂。;第二节 稻飞虱;为害: 1、成、若虫群集在稻株下部刺吸汁液,同时♀虫产卵时刺破茎杆组织,被害稻茎表面呈现不规则的长条形棕褐色斑点,叶片自下向上变黄,成丛点片被害,造成无穗,白穗或结实率低,严重时下部变黑,造成“火簇”,象火烧一样。 ;田间为害状:“虱烧”;2、传播水稻病毒病: 灰飞虱:水稻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缩病; 褐飞虱:草丛矮缩病 白背飞虱:黑条矮缩病;二、生活史及习性;迁飞 春季虫源主要由热带终年繁殖区迁飞而来,每年3月中旬开始,从中南半岛迁入我国南部稻区,随后我国南部稻区虫源多次随西南气流北迁,各地主要为害世代常在迁飞峰期10-20天左右,秋季随大陆高压南进的东北气流回迁南方。长翅型善飞,1000-2000m,短翅型善爬行。 水稻中水溶性蛋白及氨基酸(赖AA)含量高,短翅型多,T32℃,若虫密度大时,长翅型多。;3、发生特点:先田块中央,后田边。 褐飞虱:在稻株最下部 灰飞虱:在稻株中部 白背飞虱:在稻株最上部 ;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①清除杂草; ②合理布局:同品种、同稻型连片种植,避免插花田; ③防止转移为害:最后收割的田块,要撒农药或油沙,防止转移; ④培育选用抗虫品种; 2、保护利用天敌: 青蛙、蜘蛛、放鸭子;3、药剂防治: 灰飞虱防虫治病,采取狠治1代,控制2代; 白背飞虱治虫保苗,治上压下,狠治1代,控制暴发; 褐飞虱治虫保穗,狠治1代,挑治大发生代。 药剂:10%吡虫啉,25%灭幼酮,25%噻嗪酮,5%锐劲特 4、油沙: 在水稻分蘖期,将稻田分成1.5—2m的小厢,每公顷用柴油7500g,掺细砂225kg撒入田内,用竹竿拍苗,使虫跳进水内,触油而死,1d后将油水排出。;第三节 稻叶蝉;为害: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