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味觉里的年
电视里正在介绍着91年那部获奖无数的电影――《过年》,那是一个发生在大东北过年时的故事。影片里人们以过年的心情有滋有味地置办年货,有商有量地准备年饭,有眉有眼地拉家常,有声有色地笑,有长有短地哭,有高有低地叹息,最后再有情有义地享受年带来的团圆,哪怕这份年的团圆让李保田和赵丽蓉饰演的父母累得团团转了也未能圆得尽了人意,却如同打破了五味一样地哪一个甜字能够了得,倒也正应了那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因为过年的核心是回家。
自然,影片里过年的那些影像似乎已经离我们太遥远了。眼看春节将至,我突然发现自己对于春节的记忆就只剩下鞭炮爆炸后满地的红色纸片和走亲访友时妈妈手里的糕点盒子了。原因很简单,鞭炮是过年时唯一可玩的“玩具”,而稻香村的糕点也是只有过年才可以尝到的美味,至于习俗和气氛之类,早已像鞭炮燃过后的青烟被风吹散,不知了去向。
前几天偶然路过柳泉居的豆包店,店里的师傅说很多为年特制的豆包早在前些日子就预订完了,再过几天就会到货。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据说临近年三十的时候柳泉居一天能卖出几万个豆包呢。想象着寒风中人们高涨的情绪和脸上的笑容,我却怎么也回味不出小时候糕点盒子里糕点的滋味了。
灯市东口的稻香村门外总是靠墙码着数十个盛糕点用的白色塑料箱子,记忆里看到码得最多的一次是有一年的正月十五前,一大早,前来买元宵的人弯弯绕绕地排了好几长队,那些白塑料箱子映衬着里面白的耀眼的大元宵让这条街都格外有气氛。此时,店内一如既往的是人来人往,各个柜台前都人头晃动,最忙的还是糕点和熟食那边,换零钱的售货员忙着跑前跑后。几个外国人也很老道地挑着自己喜爱的点心,可我知道旁边就是一家国内很有名气的面包西点的连锁店呢。
卖糕点的窗口早就挂上了传统糕点礼盒“京八件”的广告,一种是小盒子的新包装,另一种则是牡丹花的盒子上盖了红纸并用纸绳捆扎的传统包装。虽然传统包装80元的价格比25元的小包装贵了不少,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一盒传统包装的“京八件”。我曾经以为这些糕点就像八月十五的月饼一样是人们乐此不疲的甜蜜负担,它们往往在不断的转送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真正吃下的嘴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此刻我却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尝味道。估计稻香村的售货员也从未见过刚买了礼盒就忙着打开一尝究竟的急性子,一个老师傅还为我介绍起了盒中的“白萨琪玛、太师饼、椒盐饼、枣花酥和福禄寿喜饼”。
我光顾吃的高兴有些忽略了老师傅的热情,只记得他说“现在人们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西点面包,可我们稻香村坚持着最传统的做法,低油低糖的同时保持了糕点味道不会改变。”我边吃边冲老师傅点头,当酥脆的面皮融化在嘴里的时候,说实话我不确定这就是我小时候尝过的味道――年的味道之一,但脑中浮现的是我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上小心捧着点心盒子的影像,心中是当时那种快乐的心情。
收好没有吃完的糕点,我又发现了糖果的柜台“老糖块”礼盒和熟食柜台的“过年菜”和“坛子肉”。“老糖块”是稻香村自制的各种糖果,而“过节菜”则是北京人过夜饭少不了的“米粉肉、豆酱和炸咯吱”。手中已经有了一盒糕点,这些就留在真正过年的时候慢慢回味吧。
无论从南方到北方,年糕一定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角色。老北京人都知道上好的年糕出自牛街。尽管早就听说过牛街超市里的“白记年糕”很是有名,但为了免去排队和回家再加工的麻烦,我决定去尝一尝朋友推荐的“九门小吃”里的“年糕钱”。原本我并不喜欢“九门小吃”这样的地方,把北京的小吃老字号集合起来为的是招揽游客,总觉得味道大概不太正宗,商业气氛也会很浓,但无奈的是除了这里恐怕也找不到其它年糕的老字号了。
冬日的什刹海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冰面上滑冰的人不多,还能看到刚刚结束冬泳的人正用自带可乐瓶中的清水往身上浇着。而一条窄路之隔的另一边,咖啡馆和酒吧此时却鲜有人问津了。顺着后海的南沿越走越清静,直到胡同里的“九门小吃”的出现。夏天来时常常需要等位,现在还空了不少的座位。年糕钱和奶酪魏、茶汤李、爆肚冯、月盛斋等一些清真小吃的老字号同在一起。4平米的操作间确实有些小,难怪70多岁的钱老爷子就因为这里放不下石头碾子而决心再开分号呢。柜台上摆着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的拼盘,其实艾窝窝也是应季的小吃,一般会从春节前后买到秋末。
我没有忘记主角,江米面的白年糕和黄米面的黄年糕各来半份,与南方精致的小年糕不同,年糕钱的年糕蒸好后是半米见方的一整块,中间加有两层豆馅,吃时切成2到3厘米厚的片状,上面撒上青红丝和山楂糕片,吃在口中年糕软糯、豆馅香甜,回味长久。每到过年时超市里也会出现不少鱼形、元宝形的年糕礼盒,在我看来形状再好终究不如老字号的实惠美味。口中的年糕还没吃完,心里已经想着再过几天少不了要去趟牛街了。
从九门小吃出来,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