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丽江到拉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丽江到拉萨   西藏,被称作“地球的第三极”。中学时代,地理老师把中国地图挂在黑板上,我们常常会凝视着那片红得耀眼、白得惊心的土地发呆。老师告诉我,红色表示的是海拔高度,白色表示的是终年积雪,我无法想像,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景象。那时候,我是带着一种类似于看月球上的环形山一样的目光去看这片土地的。稍长,我才明白,实际上我们就在第三极的脚下,就全国来讲,我们距离西藏是最近的。有个叔叔在西藏工作多年,在他口中,那是怎样的山重水复,又是怎样的奇丽壮观。工作后,关于西藏的信息越来越多。八十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专题片《走进西藏》,看着那鲜红如血的山峰、那蓝得让人发呆的天空,听着那荡人心魄的寺院号角和诵经声,我有了一种难以按捺的冲动,我下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西藏。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等就是将近二十年,这个愿望才终得实现。      白马雪山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基本属于封山期。进出这个地方的人,必须错开这个季节,而在古代,正是这些雪山的阻隔,减缓了各民族间的来往,使这些地区一直处于相对封闭和落后的状态。      一、白马雪山:入藏第一关      2006年4月16日,一支越野车队从丽江出发了,十六辆车近六十人,目的地是西藏,那个让全世界人瞩目、我自己期待已久的圣地。   过拉市,掠雄古,跨龙蟠,过金沙江,车子沿着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飞快地前行,大家的心和飞速的车是一样的,而我亦揣着梦想实现的兴奋和喜悦。   长长的车队使我想起了美国学者洛克在七八十年前远赴滇川藏甘等地考察时在玉龙雪山下的那张合影,也是长长的队伍。但与那时相比,今天的情形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最大的不同要算目的和意义的不同。那时,洛克几乎不知道他即将到达的会是什么地方,将会遇到什么人。而今天,交通的改善、通讯的进步、网络的普及,让我们对要去的地方早就有所了解了。然而,与洛克相比,我们多了便利,却少了沉着,有了速度,却没了质量。   高原的气候就是多变,从丽江的阴雨霏霏,到虎跳峡一段阳光灿烂,白马雪山又阴雨绵绵,上到海拔约3千米的山腰又变成了白雪纷飞。不多时,可以看到两边的积雪越来越厚,快到垭口时,雪已深达尺余,前面的路被几辆相会的大货车阻断了。要不是亲历,谁能想象,在低海拔的平坝已是热得满街穿红戴绿、色彩缤纷,在这儿还完全是一片冰雪世界。一些慕名前往卡瓦格博的外地游客,见车停住了,都大呼小叫着去玩雪。我们也下了车,拍照,打雪仗,统一大红色的保暖外衣,在雪地上分外耀眼。      “无手车王”何跃林,是本次车队的总队长,他下到雪地里,指挥着车辆互让,并与大家一起推车,艰难地一步步前行。短短两三公里的路程,下车了无数次,走了近三个小时。   过了垭口,我们都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而美景往往就在路上的任何一个瞬间――雪已停了,夕阳西沉,厚厚的云层让开了一个角,露出了漂洗得一尘不染的蓝天。随着海拔下降,植被渐渐丰盈,远山近树在雪的底色里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中国水墨山水画卷,这画随着角度的不同,展开了无限的美的可能。   天黑尽的时候,到达了德钦县城。这个群山怀抱中的小县城,透着明亮的灯光,带来了一种回家的温暖。由于在雪地里呆得太久,又兴奋又担心,体力支出得太多,这时候,大家才感觉到又冷又饿,饱餐一顿然后蒙头大睡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      几年前,我在秋天经过这里,为没能看到伟岸的主峰卡瓦格博而留下遗憾,这个春天再次拜访神山的时候,她仍然为自己盖上了蒙面的白纱。当地人说,有缘有心的人才能见到主峰。我想,看来是我的心不够诚了。我在心里对神山说,明年,我还来。      二、卡瓦格博:难见神山         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前行,一心想着就要相遇的卡瓦格博山。   告别德钦县城不远,遇到一支近一里长的马队。一打听,原来是云南省有关部门策划组织的百匹马帮重走茶马古道的队伍,他们将沿着昔日的茶马古道路线去到西藏,带着高品质的普洱茶,赶在七月一日青藏铁路开通庆典的时候,作为普洱茶之乡的云南献上的一份大礼。   当马帮走近,从装束来看,领头的那位应该是这支马帮的头领了。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显得孔武有力,而其他人则是步行。这支马帮有99匹马,54个人,平均一个人照看两匹马,令人惊讶的是女的有12位,都是经过精心考察认真挑选出来的,有的父辈就曾是走过茶马古道的老马帮。马帮的速度很快,我们跟着走了一小段,不一会儿便气喘吁吁。我心里升起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用这样的速度一步步丈量青藏高原,这需要何等的体力和精神啊。而古代的马帮各种条件要比今天差得多,每次出发可以说就是一次壮行,有的人,也许一出门,就再也不会回家了。   转过一个山梁,一条如龙闪现的雪山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梅里雪山山脉了。云在很快地运动,有的雪峰时隐时现,明永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