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第一章绪论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主讲人:岳大鹏 参考书目: 1.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现代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 2.胡兆量,陈宗兴,张乐育,地理环境概述,科学出版社,1994年10月,2000年5月第5次印刷 3.牛文元,理论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2年 4.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陈才,人文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6.牛文元,现代应用地理学,科学出版社,1987年4月 7.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 8.马蔼乃,地理科学导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0月 第一章 绪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简史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二、学科分类 三、发展简史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学科性质: 总体性质:综合科学、边缘学科、横断学科。 ①古老的学科:萌芽很早,古代和哲学相通。 ②综合的边缘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 ③以自然科学性质为主的学科:虽然具有人文的研究内容,但总体上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主,属于理科。 孔明曰:“为将者不知天文,不识地理,是庸才也!” 2、地理学的定义——国外 《 大英百科全书》:地理学是描述地球表面的科学。 德国赫特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区域差异及其空间上关联的科学。 法国白兰士:地理学是关于地方的科学。它研究各国的性质及其潜力,研究与地方差异性相联系的社会多样性。 美国哈特向:地理学是描述和理解作为人类世界的地球各地方之间变异特性的科学。 苏联贝格尔:地理学是关于景观的科学。景观是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综合体。 国际地理学大会(1980):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学的定义——国内 《现代汉语词典》:地理学是以地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理环境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概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吴传钧、郑度等: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 陆大道、白光润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 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地域分异规律及优化调控的科学。 3、对象:地理环境 广义的地理环境:一般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各种环境条件,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基础,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狭义的地理环境:指“自然环境”,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地理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 别称:地理系统 地球表层 地球表面 地球表层系统 二、学科分类 地理学的分科体系:综合→分析→综合 1、两分法: (1)苏联学派两分法 :70年代前(建国后)在我国流行 (3) 实用两分法 2.三分法 (1)实用三分法 (2)系统三分法: 三分法 三层次 三重性 三时段 三、发展简史 1、古代地理学:中世纪末以前 中国古代地理学 “地理”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殷商(公元前11世纪)的《周易·系辞传》(作者: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周易·系辞传》曰:“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既提出了“地理”的概念,也直接论证幽明和生死问题。 《横渠易说》(张载,祖籍大梁人(现在河南开封),小时候父亲死于涪州官任上,后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横渠乡, 被人们称为“横渠先生” )中将此阐发为:“天文地理,皆因明而知之,非明则皆幽也,此所以知幽明之故。万物相见离乎,非离不相见也,见者由明而不见者,非无物也,乃是天之至处”。 《淮南子》的解释是“俯视地理,以制度量,察陵陆、水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 东汉王充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 唐·孔颖达认为:“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地理”一词,既有地的含义,又有原理、规律的内容,是非常确切的概括。 我国地理古典文献比较丰富,比较重要的有: 《山海经》:先秦(春秋到汉)古籍,作者不详。分山经、海经、大荒经3部,描述山、河流、民族、植物、动物和矿产等。 《禹贡》:划分9州,描述九州之土。 《周礼》:地图、土地原始分类。 《管子·地员篇》: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土壤评价)。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40卷,在《水经》137条水道河流的基础上,增加1252条河流,描述每条河流水道的原委脉络、方向道里、水利设施、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情况、城邑建制沿革、聚落兴衰及土地出产。 《汉书·地理志》:汉代班固(32-92)撰,《汉书》10志之一,2卷,分3部分。是有关疆域与行政区的记述,此为首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海通分选机操作手册Pick And Place Manual20.pdf
-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面临难题及应对策略探讨.doc VIP
- 2025年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每日一练(25套打印版) .pdf VIP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每日练 (打印版).docx VIP
- 2026年高考时事政治高频考点(91条).doc
- 2011年一级建筑师场地作图真题及详细解答.pdf VIP
- 应用电化学:锌空气电池.ppt VIP
-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3.3 实数的大小比较 课件.pptx VIP
- (英语)高考英语过去完成时真题汇编(含答案) .pdf VIP
- 小学足球脚内侧踢球教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