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 李亚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 李亚娟
李亚娟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为提高基层医院核磁共振诊断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60例,60例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能力。结果:对60例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其中40例成像显示为内膜片,20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40例患者成像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Ⅰ型患者13例,Ⅱ型患者 15 例,Ⅲ型患者22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检查准确率比较高,对于真、假腔的分辨清楚,可以很好地成像显示夹层隔膜,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急性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前言:我国医学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解决了很多医学上的难题,为我国的居民健康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了急性主动脉夹层,如何提前进行诊断是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医学上的难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将从6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为下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选取材料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医院接收治疗的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处于21~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9plusmn;6.2)岁,全部患者都有胸背部的持续疼痛的症,疼痛持续的时间为 4 h~5 d。通过 De Bakey 分型为Ⅰ型患者21 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24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
1.2主要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1.0T超导型MR机(Mag-netom lmpact),体部正交线圈,胸前导联心电门控技术。先行胸部常规SE序列扫描:轴位T1加权像,TR660ms,TE 15ms,矩阵160times;256,视野400mmtimes;400mm,2次采集,层厚10mm,间隔5mm;冠状位、矢状位T1加权像,TR 480ms,TE 15ms,矩阵160times;256,视野400mmtimes;450mm,2次采集,层厚10mm,间隔1mm。由于T2加权像扫描时间长,一般不常规采用,而用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利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参数:TR 25ms,TE 12ms,翻转角30deg;或60deg;;矩阵128times;256,视野350mmtimes;350mm,2~ 3次采集,层厚7mm,无间隔。在每个层面上获取12个不同时相的图像。[1]
2诊断结果
①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主动脉夹层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共有36例,检查看出有15例患者存在头臂动脉受累的情况,其中Ⅰ型10例,Ⅱ型5例。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24例中,检查看出有一侧肾动脉自假腔的患者有6例,腹腔动脉受累情况患者5例。总共有4例成像显示内膜片剥离下至腹主动脉分叉以下的髂总动脉中。
②破口及内膜片显示成像: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成像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Ⅰ型患者10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23例;其中45例成像显示为内膜片,15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
3讨论
3.1磁共振的相关讨论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较高,是因血管破裂而引起,对患者危害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甚至死亡。在老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引发的原因主要有: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高血压等。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早及时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对于主动脉夹层检查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有以下优点:能够形成多方位的成像,正确判断真假腔,清楚显示夹层隔膜的情况等,更有利于医生确诊。本文通过对 60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主动脉夹层的分型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共有36 例,Ⅲ型患者24例,全部得到有效的确诊。
3.2磁共振检查方式
检查时由于先行胸部常规SE序列扫描,对病变的范围有初步了解,一般在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时,常规在主动脉弓和主动脉根部层面行轴位扫描,了解主动脉弓和主动脉根部情况,一是分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了解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和主动脉瓣的情况以及观察隔膜撕裂口的位置。再行冠状位、斜矢状位(左前斜位)扫描,能更好的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隔膜撕裂口的位置,这种多方位扫描成像是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势所在。另根据需要可行主动脉弓上、肾动脉及髂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境内医疗器械变更注册申报资料电子目录(参考) .pdf VIP
- 结核分枝杆菌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x
- 中纤板电器基础详解.ppt VIP
- 社交礼仪——饮茶礼仪(课件-PPT).pptx VIP
- 基础护理学说课-姜丽.ppt VIP
- 河南诗词大赛题库及答案2024.doc VIP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附最新案例】(77页).pptx VIP
- NB/T 35054-2015_水电工程过鱼设施设计规范.pdf
- (完整版)无菌医疗器械耗材生产企业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