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PPT
                    国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王洪军 ;引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一、国学热的冷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哲学的“和合”思想:
      解决人类面临的三大根本问题。
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自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以汉语国际推广为主要使命的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以来,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已建立358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一) 国学的概念;
(二)国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诸子百家和先秦七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墨家:墨子 
          对现代人影响较大的是儒、法、道三家,特别是: “阳儒阴法”的为官之道,
                          “儒道互补”的生活之道。
                                          ——《现代论语》;庄 子;韩 非;(三)国学中体现了人类共同理想
1.民主公有制
       孔子的大同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礼记·礼运》
;2.义利并重的价值观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
                                                                      《孟子·告子》
        ——这不就是“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吗?
;
3.仁爱、助人为乐
《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这不就是人道博爱、助人为乐之义吗?
;4.敬业诚实守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 《论语.为政》 )
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不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吗?
;5.爱国主义精神
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不就是爱国主义的传统吗?
;6.和谐互助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不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源头吗?
;二、儒家思想中的教育之道
(一)儒家论教育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有效
《孟子·尽心》: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经济是教育的基础:先富后教化育天下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已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
;(二)儒家论教育对象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禀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是他推动平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根据。 ;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四善端,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荀子主张人本性恶;(三)儒家论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的更高境界:
       1.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以吏为师
       2.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现代教育: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
           现代教育脱离了生活,功利化趋势明显:教育变成了经济发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