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与法文化.ppt
文化与法文化 作者简介 俞荣根(1943.1~) 1962—1967年,就读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79年考取西南政法学院法学研究生,1982年毕业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通过论文答辩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2—1997年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学(原西南政法学院)。期间,1986年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任教授。 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司法部直属高校先进教师(1994年)、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995年)、重庆市首批学术带头人(法学、法律史学,2002年)。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一、《文化与法文化》概说 二、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程 三、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五、辩证看待儒学对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影响 中华法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儒家思想。儒家法哲学是中华法系之魂。正是由于儒家法哲学的主导作用,中华法系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不断儒家化,使儒家法哲学有了切实的制度载体,实现了法哲学与法制度的高度契合,并在司法审判和法律救济中形成儒家式的运作原理和方式,进而使全社会的法意识、法心理、法思维方法无不打上法哲学的烙印。 儒家法哲学的最基本特征在于其伦理性,简言之,儒家之法是伦理法,儒家法哲学是伦理的法哲学。它以家族主义伦理为基点,将宗法伦常作为法的精神或灵魂;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国是家的扩大,体现家、国一体和君、父一体这样一种基本特点。“伦理法”同西方的“自然法”、“理性法”一样,是一个法哲学范畴。他所揭示的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法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宗法伦理或家族人伦的。 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和生活方式,它对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儒家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法律思想宝库,几千年来与中华民族相濡以沫,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董仲舒通过春秋决狱的方式将儒家的道德原则引入法律,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使中国法律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汉代 春秋决狱,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董仲舒所倡导的“引经决狱”,以致逐步形成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体系,影响深远。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官学 。 譬如一案件,甲乙双方相斗,乙抽佩刀刺甲,而甲之子举杖击乙护父,却误伤了自己的父亲。有人说甲之子犯了“殴父罪”,应当斩首。但引经者从《春秋》中找到这样一例:许国太子给有病的父亲喂药,事先自己没尝一下,结果父亲吃药后就死了。许太子因此犯了杀父罪。但许太子进药是孝心的表现,他未先尝药只是一种过失,并非存心毒害父亲,最后被赦免。据此,引经者认为:父子是至亲,看到父亲与人争斗,自然产生害怕惊慌的心理,见人拔刀刺父,即挺杖救护,本心不是想伤害父亲。据《春秋》之义,此乃属于“君子原心”,应赦而不诛。 魏晋南北朝 “以经立法”:即把“法”的形式同“经”的内容统一了起来,在法家的旧瓶里装满了儒家的“新酒”。 封建法律伦理法的一些基本原则的确立 儒学的核心内容一一礼,开始全面入律 唐朝 “一准乎礼”的指导方针 德主刑辅思想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 宗法人伦观念为指导制定的。 “十恶”大罪的立法规定。 儒家伦理观“孝”在《唐律》中有着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确立。 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 3、在“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过程中,儒家基本政治法律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 4、儒家化的法律目的在于维护君权、父权和夫权。 辩证看待儒学对中国法制的影响 儒家的德治、仁治、和礼治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法的发展中,并深深地影响着传统法的发展。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儒家的重伦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不惜以礼屈法,主张 “父子相隐”,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及严肃性。但也有值得可取之处,如:强调当权者严于率己、为人表率;重视预防犯罪,重视道德在治国安邦中的作用等。所以,对于儒家思想及传统法,我们都不应一味地反对;对传统的东西,我们也不能唾弃。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为现代文明的法制建设服务。 十恶 是直接危害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威胁封建统治秩序的十种性质最严重的犯罪行为。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唐律》对这些犯罪都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且不享有法律规定的“八议”等减免刑罚的有待特权,充分表明了其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家族制度的目的。 一准乎礼 君权、父权 谢谢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