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版环境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ppt

高职版环境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职版环境微生物第五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 * * 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细菌和丝状细菌的复合体显微照片 * * 光合细菌处理废水一般工艺流程 浓废水BOD(10000mg/L) 可溶化处理 调正pH值 PSB处理No.1 菌种槽 回流培养槽 No.2 No.3 No.4 沉淀池 氧化池 排放 菌体利用 稀废水BOD 500ml/L左右 * * 入水口 氧化池 活性污泥池 一级净化池 最终净化池 (三级净化池) 二级净化池 出水口 污水净化三级处理的模式图 * * 污水净化中三级处理的主要步骤 处理步骤 过 程 一级处理 通过沉淀、筛分、加明矾和其他凝絮剂以及其他物理方法去除水中不溶的颗粒 二级处理 生物方法去除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细流过滤、活性污泥、氧化塘、延长通气系统、厌氧消化 三级处理 生物去除无机营养物、化学去除无机营养物、微生物的去除和灭活、微量化学物质的去除 * * 第五章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 * 知识目标 1.掌握水体富营养化概念及其危害、影响因素; 2. 了解细菌和真菌毒素的危害。 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判断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分析其原因,并初步给出防治措施。 第一节 水体富营养化 一、概念: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可形成水华,发生在海洋中可形成赤潮。 水华: 本质上就是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在湖泊中形成水华的藻类:以蓝细菌为主,如:微囊藻属、鱼腥藻属、束丝藻属、颤藻等属,有些能固氮。 赤潮: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并不一定都是红色。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毒死鱼、贝、虾等海洋动物,甚至使人类中毒: 1.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溶氧甚至产生硫化氢,使水产动物缺氧或因硫化氢致毒而死。 2.藻类大量繁殖使动物呼吸困难而窒死。 3.有些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类)在体内或其代谢产物中含有生物毒素,引起动物中毒死亡。 如:一种膝沟藻(Gonyanlax monilata)分泌毒素能使鱼在5h内死亡,甚至能杀死鲨鱼, 一种裸甲藻(Gymnodinium vendficum)分泌极毒的毒素,在10分钟内可杀死虾虎鱼。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水体沼泽化和不良气味 危害供水 二、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1. 与富营养化有关的主要营养物质 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营养物质的增加。一般认为:主要磷,其次是氮。 在氮磷比低于10:1时,或在某个季节或海洋,氮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 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施肥、渔业养殖等 (1)地表径流:农田大量施用肥料是重要的原因。 (2)畜牧业、渔业:渔业的污染源主要是强化养殖时,由于投喂各种肥料、饲料而产生。北欧国家因此对网箱养鱼已加以控制,需经批准。 富营养化的原因 辅助原因之一: 缓慢的水流(如:水库等) 扩散作用相对较弱,物质交换较慢,致使自净能力较差。 富营养化的原因 辅助原因之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 尤其20℃~35℃范围内,生物量除随着升温有较大增加外,且藻类多样性指数下降,优势种突出。 水温升高且光照充足,使水体溶解氧有较大幅度下降,既加剧了菌类分解水库中存积生物残体的活动,又加剧了厌氧性真菌的繁殖,加快了有机物的氮、磷分解速度,使藻类生长繁殖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大量生长。 * * 富营养与贫营养湖泊中微生物的比较 项目 富营养湖泊 贫营养湖泊 数 量 种 类 分 布 昼夜间的迁移 水华现象 主要藻类 多 较少 主要生长在水体表层 有限 经常发生 海洋赤潮(多为微型藻类):裸甲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等; 湖泊水华(蓝细菌为主):微囊藻属(铜绿微囊藻)、束丝藻属(水华束丝藻)、鱼腥藻属、颤藻属等 稀少 很多 可生长至深层 频繁 很少出现 绿藻科、角星鼓藻属、片硅藻科、平板藻属、小环藻属、金藻科、锥囊藻属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讨论) 如何结合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来防治富营养化? 三、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讨论) (1)清洁生产:减少废水中磷的含量、改用磷酸盐的代用品、农业上合理控制施肥(政策出台和监督执行)。 (2)深层排水 (3)挖除底泥 (4)杀藻除草:美国环保局批准使用的杀藻剂有27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硫酸铜(局部治标、而且还要考虑残毒问题 ) (5)收藻利用:非洲乍得人有食用蓝藻的习惯;用作农肥、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