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施工技术的发展-2012.10.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木施工技术的发展-2012.10

建设调整时期(1960年~1976年) 住宅建设发展 住宅建筑:标准化多层住宅。 70年代的上海住宅 建筑技术 地基基础:单层工业厂房——独立基础为主; 多层建筑——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等居多; 荷载较大的建筑——采用了预制桩、灌注桩等桩基础。 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向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中小型砌块); 混凝土结构向现浇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 预应力结构大大发展; 钢结构:新的空间结构体系和新的钢材;? 施工机械:小型“翻斗车”、红旗塔吊等广泛应用。 建设调整时期(1960年~1976年) 长线法生产预制空心楼板 建设调整时期(1960年~1976年) 装配式大板结构的施工 大模板的施工 a)滑模的组装 b)滑模的滑升 筒仓的滑模施工 台模施工 建设调整时期(1960年~1976年) 升板法施工 我国研制的第一代塔吊——红旗塔吊 建设调整时期(1960年~1976年) 建造中的北京工人体育馆 北京首都体育馆 上海体育馆整体提升吊装 建设调整时期(1960年~1976年) 改革开放和发展高潮时期(1978年~今) 11152 10061 9126.4 8282.2 5793.7 4653.3 3253.5 2174.4 1345.0 1292.9 675.10 648.00 总产值 (亿元) 2020.1 2030.0 2101.5 2121.9 1497.9 1445.9. 1096.7 1157.5 1010.7 1004.8 911.5 286.93 从业人员 (万人) 47234 45634 44017 41364 24133 23315 20998 14536 13327 13106 11150 6604 企业单位数 (个)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0 1989 1985 1980 统计指标 我国1980年到1999年建筑业发展概况 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 我国1980年到1999年建筑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和发展高潮时期(1978年~今) 我国1980年到1999年建筑业发展概况 版筑墙施工法 土坯建筑技术发展(版筑的形式夯造的版筑墙) 砖结构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制砖技术提高,砖大量生产。 砌筑方法: 明代城墙和长城用砖石包砌; 三顺一丁、二顺一丁或一丁一顺等砌法; 普遍使用石灰砂浆; 砖拱建筑。 灵谷寺 中外闻名的建筑——无梁殿。 从基到顶,全部砖砌,不用一寸木材。 殿高22m,宽53.8m,纵深37.85m(分作五楹)。 用造拱桥方法,先砌五个桥洞,合缝后再连叠成一个大型拱圆殿顶, 特别坚固。 我国现存的几座无梁殿中,以灵谷寺的无量殿气势最雄伟。 灵谷寺——无梁殿 《工程做法则例》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工部编定并刊行了一部《工程做法则例》的术书,作为控制官工预算、作法、工料的依据。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宋《营造法式》同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 2 我国近代的建造技术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建造技术及建筑业 建筑材料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建筑材料最大变化是将铁用于土木 工程。用铁材作为房屋内的柱子、梁和屋架等构件。 19世纪后期,水泥和混凝土开始用于房屋建造。 1869年开平矿务局附设的唐山细棉土厂成为我 国水泥生产的第一家。 出现了钢骨和混凝土两者的结合的结构,随后 便有钢筋混凝土。 建筑的主体结构 主体结构也从传统的木构架,向砖(石)木混合结构、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以及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 砖(石)钢骨混凝土混合结构开始在重要工程中 使用。 砖石墙体承重; 楼层:密肋工字钢,梁间加砖、混凝土等发券, 工字钢外包混凝土作梁, 其上铺地板,形成钢骨混凝土楼板。 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建造技术及建筑业 建筑的主体结构 1883年上海自来水厂和1892年湖北枪炮厂是国内采用 混凝土结构较早的厂房; 1863年上海自来水厂碳化炉房是中国近代第一座铁结 构厂房; 1893年武汉汉阳铁厂6个大分厂的主厂房,全部用料 均购自比利时钢铁构件; 1900年前后青岛四方机车厂修理车间建成。采用工字 钢梁架,连续10跨、跨距15m,工字钢梁由工字钢柱支承,是早期全钢结构单层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