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1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 二、人地关系论 ■ 三、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 ■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 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有:区位论、行为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关系论等。 ■ 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特别是今天我国大多数地理学者接受地理学三分法的情况下,文化景观毫无疑问是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它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但是,文化景观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与原因。 ■ 行为论,是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发展成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地——行为地理学。其理论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 二、人地关系论 ■ 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地的客观关系,是人 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人文地理学 的重要理论基础。下面介绍在不同历史时期占据过主导地位的人地关系理论。 ■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在西方渊源很长,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涉及很多学科的学者的参与。如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18世纪法国的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 在孟德斯鸠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 ■ 在地理学领域有两个地理学家的理论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广泛影响,他们分别是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Fledrich Ratzel, 1844-1904)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Ellen Churchill Semple, 1863-1932)。拉采尔在他的《人类地理学》(1882-1892)一书中,把人看作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 环境决定论思想尽管流行时间较长,但是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始遭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地理学家认识到,不同地域的人类社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社会、历史诸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并不起决定性的影响。 资料:印度的热 ■ 白皮肤变成了棕黑色 印度的热,中国人其实早有体会。不知道哪一位前辈最先称呼天竺国为“身毒”,从字面可以理解为一身毒火,把印度的热给形象化了,让人刻骨铭心。 ■ 印度的热,地理原因在于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南下的冷风,再加上纬度低,就形成了令人难耐的酷热。公元1500年前,白皮肤的雅利安人从欧洲迁居印度。在印度烈日的“烧烤”下,他们后代的皮肤大都逐渐变成巧克力色。一些雅利安人与当地妇女通婚后,他们后代的皮肤干脆死心塌地地成了棕黑色。这就是印度太阳的魔力—活活改变了一个人种的肤色。 ■ 热改变了印度人的哲学 印度的热浪很像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总举着一个烙铁,你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只能看着胳膊一天天变成“酱肘子”。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拿了个塑料温度计去测地表温度。过了一会儿一看,温度计没了,它被热浪当成口香糖给嚼了。一年365天,印度有120天是这种天气。 ■ 早晨起来,一睁眼是35摄氏度,到了中午就蹿到了40多摄氏度,人们还要一分一秒地往下熬,一分一秒地熬4个月。到了第四个月的最后一天,气温甚至高到50摄氏度以上…真是热呀。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热,也就是热出了水平,热进了印度人的历史与哲学。 ■ 印度僧人讲究苦行,而苦行在梵文中原为Taps,意思即为“受热”。后来印度教徒在进行漫长的痛苦修炼时,依然使用受热的引申含义。道理很简单,印度的热你都受的了,还有什么苦你吃不了。 ■ (二)可能论 可能论(possibilism)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Paul Vidal dela Blache,1845-1918)于20世纪初提出的。 ■ 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 他的学生J.白吕纳(Jean Brannes, 1869-1930)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