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事故案例精选
案例一 某造船厂违章动火引起火灾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8年4月10日,某造船厂安技科、保卫科、消防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准备对274号潜艇周围的地面油污进行清除。当日14时许,李某某到三〇三车间上班,在没有接到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明火作业施工单的情况下,将氧气阀门和乙块阀门同时打开,拿起氧割枪试了火,然后把氧气,乙块输气胶管及氧割枪拉到二四七号潜艇7.8号燃油压载水仓的底部,欲对艇尾部至艇首之间的第三块格子扳动火切割,被安技科副科长韩某某发现制止后,李某某在没有通知消防队员的情况下,又未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擅自动火切割,氧割枪火焰引燃了格子板渗透的残油,顿时274号潜艇的7.8号艇的底部全部着火燃烧,将在该两舱内进行除锈作业的10名女临时工烧死,4名女临时工烧伤,潜艇部分零件与船台小车被烧坏,造成经济损失5万多元。
事故原因分析
不服从管理。李某某在没有接到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明火作业施工单的情况下,擅自动火切割,被安技科长韩某某发现制止后,又擅自动火切割,引燃油污起火。
违章动火。《气割(气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三条明文规定再易燃易爆危险场所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李某某切割时既没有采取防火措施,也没有向消防人员报告,导致大火失控。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始终牢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事事想安全,处处注意安全。
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操作规程是实践的结晶,是教训的总结,是工人操作的依据。动火作业前,要按规定进行动火分析,采取消防措施等。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和事必须坚决制止,绝不能姑息迁就。
加强现场管理工作。对易燃易爆场所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迅速采取措施,在隐患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无关人员要禁止到危险场所。
案例二 内蒙古自治区某炼油厂出料口静电引起一场大火
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6年11月30日晚,内蒙古自治区某炼油厂聚丙烯车间聚合操作工,将聚合釜内反应完的粉料按照操作规程放入氧含量合格的闪蒸釜内。闪蒸操作员按照工艺要求对此批粉料抽真空,充氮置换处理后,经化验岗操作员分析可燃气浓度合格后,再经去活处理后于20时7分通知包装岗位开始出料。包装班班长接到出料单后带领大家到现场出料包装缝袋,当时出料已达2t,20时17分,出料口突然起火,进而蔓延至整个包装现场。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3万余元。
事故原因分析
粉料在出料包装过程中与管壁及包装袋摩擦产生静电,电量增大而未被及时导走,积聚到一定程度释放静电火花,引燃周围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进而引燃粉料。这是事故发生的原因。
闪蒸釜出料口缺乏静电防护装置,存在静电放电隐患。这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
粉料再出料时要控制好流速,并防治静电积聚。
粉料出料包装缝袋要使用防静电封装机。
闪蒸釜出料口设置静电防护装置。
案例三 山东某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
1998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某油库老罐区,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m3,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大约600吨油水在某相邻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某相邻海面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1.事故经过
8月12日9时55分,2.3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水的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油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min后,5号油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2.1号的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再地面上四处流淌。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会和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某相邻油港烧去。
事故原因
(1)该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
(3)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避雷针设计,安全系数极低极易遭受雷击。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