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爱心接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时空的爱心接力   煦暖的春光静静洒在一位藏族妇女黝黑的脸上,她缓缓睁开眼,下意识伸手摸向脖子,触到的竟是厚厚的纱布。那一刻,她的瞳孔里闪过一丝惊疑。   “卓玛,你终于醒了!”围在病床边的医护人员兴奋地说,“我们给你切掉了10斤重的大肿瘤!你睡觉再也不用特制的枕头了!”   卓玛轻轻点点头,露出微笑,一颗豆大的泪珠从眼角滚落。让她激动的是,终于“卸”去了困扰自己28年的重负;更让她落泪的是,政府部门和无数好心人的无私援助。   眼下,全力救治这位藏族妇女的爱心接力行动正在京藏两地之间延续,一个个爱心故事串起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大爱之歌。      怪病缠身28年,藏族牧女卓玛饱受煎熬      崭新的藏袍,黑底红花,使46岁的卓玛看上去很年轻。“卓玛”在藏语里意为“仙女”。然而,眼前这位“仙女”遭遇的,却是人间的艰辛。   卓玛家住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新吉乡三村,地处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藏北高原,海拔达5300米。那里高寒缺氧,农作物很难生长,村民以牧业为生。   除父亲早逝、母亲双目失明外,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18岁,她脖子上鼓出一个肿块,没钱治就没管它。生孩子时,肿块长成了拳头大小的肿瘤。丈夫嫌她有病且家太穷,选择了离开。18年来,她与智障女儿孤苦相依。   坠在卓玛左下颔的巨大肿瘤直径有四五十厘米,像葡萄串一样,表面凹凸不平,血管纵横交错,还有多处因摩擦产生的局部破溃。   晚上,卓玛要用特制的长枕头托住肿瘤才能入睡。她常在剧痛中醒来,破溃处流出的脓血把枕头染得污迹斑斑。   瘤子实在太沉了,撕扯着肉疼,卓玛干不了重活,靠救济粮生活。   高原的夜很冷,风很大。在狂风怒吼的晚上,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卓玛常常紧搂女儿,坐等天明。      不懈努力8年,援藏干部李一超只为一个小小心愿      卓玛做梦也没想到,因为县里“大干部”的一次家访,自己的命运会出现转变。   2002年10月,时任班戈县常务副县长的中石化首批援藏干部李一超到新吉乡办事。归途中,大雪纷飞。在白茫茫的山坡上,李一超与新吉乡乡长多吉深一脚、浅一脚走进一座帐篷,访贫问苦。   掀开门帘的一刹那,李一超惊呆了。在不到10平方米的低矮帐篷内,一位身穿藏袍的中年妇女搂着一个女孩蜷缩在地上。妇女的脖子上长着一个像人头那么大的肿瘤。   经过交谈,多吉告诉李一超,女主人叫斯求卓玛,因行动不便,只养了1头牛、3只羊。按照当地一个壮劳力一年自食20只羊的最低生活标准,她家是“贫困户中的贫困户”。   雪花不断透过门帘缝刮进来,那一刻,李一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寒风刺痛。   他当场把身上的军大衣脱下来,把车上的备用干粮拿出来,把兜里的钱掏出来,统统留下。   “我要好好照顾这对母女!”李一超暗下决心。他意识到自己作为援藏干部有着太多的责任与义务。   不久,卓玛收到“李县长”托人捎来的第一笔钱。一张、两张……整整500元!卓玛从未见过那么多钱。钱在她手中变得滚烫,一直暖到心里。想到世上还有“李县长”那样的“大干部”惦记自己,她哭了。   在场的人劝她,别哭了,否则会把好运哭没了。卓玛想,一定要好好活下去,不让“李县长”担心。   牧民的帐篷是流动的。钱无法邮寄,李一超只能托下乡的人捎,一年两次,每次最少500元。   2004年援藏结束,调到北京的他坚持资助卓玛,只是程序复杂了。他先把钱打到班戈县一位好友的银行卡上,好友把钱取出,再托人捎走,有时要经过几个人,钱才能到卓玛手中。   2007年来京出差的班戈县好友说,卓玛住上了政府免费提供的安居房,面积有18平方米。欣慰不已的李一超让好友给卓玛捎去2000元钱,添置日用品,并要求照几张照片。   安居房里空空荡荡,卓玛脖子上的肿瘤又长到了将近两个人头那么大。看了照片,李一超心情沉重。帮卓玛治病刻不容缓!他明白,怪病是导致卓玛贫穷的“病根”。   “我的‘西藏情结’源自父辈遗传。”李一超说,他父母是曾为西藏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立下功劳的老18军干部。他在拉萨上过一年小学。      飞机上的偶遇,让爱心行动发生戏剧性转机      2008年5月底,87岁的父亲突发脑溢血,李一超到成都探望。飞机上,他结识了赴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曾在西藏工作过多年的新华社资深记者唐召明。浓厚的“西藏情结”使两人一见如故。这位记者曾6次深入藏北无人区采访。对班戈县相当了解。   “我跟他聊到卓玛,他说自己认识的医疗专家多,一定尽力帮忙。”李一超没想到,这位记者很快反馈了好消息――北京安贞医院的海归医生顾虹博士答应向本单位申请免费救治卓玛。   2009年6月,顾虹率国际医疗小组第八次到西藏,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筛查和治疗。她特意通过唐召明请班戈县派车,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