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衙门:明代汉藏佛教文化大发现.docVIP

鲁土司衙门:明代汉藏佛教文化大发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土司衙门:明代汉藏佛教文化大发现   意外的惊喜      “这是一次没有预料到的发现。”   “有近千个各不相同的坛城,许多是明代的,非常罕见!”   “其中有一套明代的完整汉藏合璧佛传图,补充了中国美术史的缺憾!”   “新发现的五世土司鲁麟画像是惟一能看到的明代鲁土司画像!”   “大智法王所传《六道轮回图》是极其罕见的明代轮回图!”   ……   从2008年8月开始,隐藏在永登境内的汉藏佛教文化就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本来这是一次平常的佛教美术史考察,没想到竟然成了重大发现之旅!”说起这次永登藏传佛教文化的发现,首都师范大学的谢继胜博士有些意外。   2004年,谢继胜孤身一人出现在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时,似乎就注定了今天的发现。只不过他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猛烈。   鲁土司衙门是西北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土司衙门,占地1.35万平方米,也是558年间鲁土司的兴衰败亡见证。   在一个春日,我们走进鲁土司衙门,领略了这块地方一脉相传的土司文化,感受到汉、藏、蒙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初,数百年风吹雨淋下,虽然有些苍老,但仍然巍峨庄严,透着威震四方的气象。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照壁和牌楼。照壁高耸,牌楼突兀,气势逼人。作为明、清、民国三代管理甘、青交界之地的最高首府,鲁土司衙门在许多人眼中自然有其独特的威严。这是近600年间积累下的威严,也是对汉、藏、蒙三种文化的敬畏。   鲁土司衙门是世代鲁土司办公、居住的地方,也是西北地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土司衙门。   永登鲁土司本来不姓鲁,其一世祖先名叫脱欢,为元世祖忽必烈之孙,被封为武定王兼平章政事。在元朝末年的大动乱中,脱欢在跟随元顺帝北逃途中掉队,最后流落到河西一带。明太祖洪武初年(1368),常遇春率明军平定河西走廊,洪武四年(1371),脱欢率诸子部落投诚,被安置在连城。后来,明太祖授脱欢之子巩卜失加为百夫长,封其为甘肃庄浪卫连城土司,统领所属部众世代居庄浪卫(今永登西),一直到1929年民国政府时才废除。   鲁土司传19世,共22任土司。据史料记载,鲁土司的管辖范围以连城为中心,“东至庄浪之野狐岭为界,路长140里;南至皋兰县张家河湾、河州至思家台、青海至碾伯县川口,路长150余里;西至碾伯县冰沟坪山为界,路长30里;北至平番县(今永登)黄泥岗喜鹊岭为界,路长140里。”   明、清两朝出于巩固西北地区的需要,大力扶持鲁土司,使鲁土司成为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保留下来的永登连城鲁土司衙门就是500多年来鲁土司统治连城地区的见证。   如今,鲁土司衙门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游人参观的场所,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依旧隐藏在这座气势不凡的建筑中。   鲁土司衙门博物馆的何馆长给我们介绍了土司衙门的建筑布局:鲁土司衙门一进数院,沿着中轴线,依次是大照壁、六扇门、大堂、燕喜堂、祖先堂等建筑。   大照壁长20米、高6.8米,用砖砌成,耸立于大门前,异常雄伟。照壁后面就是牌坊,牌坊宽14.5米,三槛四柱,每楹有庑殿顶,彩绘斗拱,左右配以小牌坊,甚为精巧。牌坊内原有钟鼓,后被拆毁。牌坊上悬挂着一个匾,最早上写“世笃忠诚”,现存此匾为明政府所赐,写的是“世笃忠贞”。   走过牌坊之后是大门,大门宽12.3米,三楹,六扇门,每扇门上绘有神荼和郁垒,中挂蓝底金字“世袭指挥使府”的纵匾,门前有石狮一对,已损坏。进入提督军门后,就是大堂,面宽三间,进深四间,面积356平方米,有红底金字“报国家声”匾额,大梁上书“大清嘉庆二十三年岁次戊寅已未月辛卯日乙未时重建”字样,为鲁土司迎诏接旨、举行重大庆典活动和里堂审案的地方。大堂内原有木制台墀,上摆案桌、刑签等物。   大堂院东、西各有五间厢房,进深三间。东面进入住宅区,西门可以进入中军院。经大堂,进如意门,即为燕喜堂,是鲁土司接待客人的地方。西房为议事厅,东房为中军。燕喜堂后是祖先堂,堂内供奉历代土司画像。   从总体上来看,鲁土司衙门所有建筑大体分为五个四合院,为防火灾,各院之间并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里高外低,不仅利于排水,亦体现出等级的森严。   数百年间,连城地区的汉、藏、蒙、土各族对鲁土司衙门的修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无数能工巧匠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作品。   从2008年8月1日开始,首都师范大学的谢继胜博士、故宫博物院的罗文华研究员带着他们的学生来到永登鲁土司衙门博物馆,进行汉、藏佛教艺术遗迹考察。这个考察项目由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鲁土司衙门博物馆三方共同实施。      土司传说      历代鲁土司都以军功起家。然而军功并不能掩盖他们作为一个没落贵族的心态,一方面,他们拼命向中央政府表现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