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在两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妈祖文化在两岸   公元十世纪末,妈祖信仰在福建莆田诞生。一千多年以来,妈祖的形象经历了从福建“乡土之神”、“公务之神”直至“全国海商之神”的变化,她的封号也从“夫人”、“妃”(宋代)、“天妃”直至最高的“天后”(清代)。经过千年的演化,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民俗道德文化现象。妈祖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妈祖的尊重和崇拜,反映我们中华民族性格中真善美的特性。妈祖文化作为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纽带,对两岸文化的融合起了加热催化的作用。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工作时强调,“……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      据民间传说和移民史推论,台湾最早创建的妈祖庙――澎湖天后宫所供奉的妈祖神像,是在元至正十八年(1281年)从湄洲分灵去的。如果以此为起点,迄今为止,闽台两地的妈祖文化交流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宋、元、明三代台湾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明末大批福建人跟随郑成功入台,但郑氏政权以玄天上帝为海上保护神(妈祖被认为是玄天上帝之女),对妈祖文化的传播不甚热心。直到清廷平定台湾(1683年)以后,妈祖文化才开始在台湾流行起来。施琅是在台湾倡导妈祖文化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不但奏请康熙皇帝赐封妈祖为“天后”,还主持了不少妈祖庙的修建:(1)重修澎湖天后宫(台湾最早的妈祖庙,建于1281年);(2)将从湄洲恭请的护军妈祖圣像永驻鹿港天后宫(目前台湾最大的妈祖庙)供奉;(3)将台南宁靖王府改为妈祖庙,称“大天后宫”。官方对妈祖文化的推崇带动本土民间建庙的热情,如1691年,树壁和尚从湄洲祖庙奉请妈祖分灵到台湾,在北港建立了朝天宫。这些妈祖宫庙都成为现代台湾妈祖文化发展的重镇。      从康熙廿二年(1683年)到光绪廿一年(1895年),200多年来,两地的妈祖信众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大陆移民带来了妈祖信俗和文化,每逢妈祖诞辰(农历3月23日),台湾信众都会组成进香团赴湄洲祖庙谒祖进香。十九世纪下半叶后,台湾的械斗逐渐减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妈祖信仰在台湾的扩大。尊奉妈祖为共同神明观念的形成,可视为台湾社会消除移垦原籍的地域观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妈祖信仰伴随着台湾民众移民开发史,深深地根植于台湾民众的心中。在台湾同胞的心中,妈祖不仅是他们的保护神,而且由于世代相承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妈祖逐渐成了台湾社会团结的共同象征。即使日据时代,也不能完全禁绝台湾人民“拜妈祖”,无法阻挡台湾信众到祖庙去进香。1949年以后,两岸交流曾一度中断,闽台的妈祖文化交流也被迫中断,直到80年代后期两岸关系缓和,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交流才重新活络。   200多年的闽台妈祖文化发展和交流,主要有两大推动力:   (一)对妈祖的“赐封”、官祭等推崇活动。据统计,这个时期,清廷对闽台妈祖庙宇进行25次赐封,其中赐封台湾妈祖庙10次(参见表1)。自雍正十二年开始,清朝地方官府就开始了对妈祖的祭祀(“官祭”),朝廷还规定必须由地方长官主持祭礼;乾隆三年,将县城的祭祀次数上升至每年两次;道光年间,还颁布了祭天后仪的统一格式和祭祀天后的祝文。这些活动强化了妈祖“国家神明”的正统地位,是闽台妈祖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闽台区域相同的史缘、地缘和血缘。“相同的史缘”是指,福建人对台湾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台湾在行政上长期隶属于福建管辖,主要是因为福建沿海区的积极投入,台湾才有了晚清的发达局面;“相同的地缘”是指,闽台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地理范畴:当中是便于往来的海峡,两边是富饶的沿海平原,两省的腹地是广大的山区,周边皆为高大的山脉,类似一个巨大的盆地结构。沿海平原是闽台两地的核心,是两地经济、文化的中轴;“相同的血缘”是指,台湾的人口构成以福建人为主体(约占台湾汉人的80%以上)。相同的“三缘”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力”,促进了闽台文化区域内部多方面的“文化交融”,如科学技术的交流、语言文字的交融、文学的交融、艺术的交融、教育科学的交融、宗族家族的交融和风俗习惯的交融,形成了闽台区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气节操守、开放意识较强的文化性格。“三缘”文化力促进了闽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构成了闽台妈祖文化交流的内部驱动力。      二      近现代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妈祖信仰一直在迷信和民俗之间徘徊:1929年,政府内务部下令取缔全国所有神庙,莆田林春声等人以林默生前救父寻兄及其他孝行,呈请福建省民政厅上报政府批准,改天后宫为“林孝女祠”,使妈祖信仰摆脱了迷信的束缚,以彰显中华传统美德的功能而继续流行于民间。1949年后,妈祖信仰被认定符合“善良风俗”受到重视,在台湾民间的发展也比较快。“文革”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