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乌素深处奏响绿色乐章
探访国家八大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的毛乌素沙漠,是记者多年来的愿望,2011年9月终于如愿以偿。
结束对黄委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的采访后,我们从榆林驱车前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南端、黄河一级重要支流无定河流域上游的乌审旗。雨后的毛乌素天高云淡,空气清新;越野车穿越了一片片树林、一块块草地,完全颠覆了我们脑海中的荒漠印象。110多公里的路程,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终点,乌审旗水土保持局局长李岩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乌审旗曾是一个林草丰茂之地,全旗总面积11645平方公里。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土地沙化逐年加剧,强度沙化面积为465万亩,70年代中期达到 540万亩,到80年代初扩张到70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比例高达40%;水土流失面积77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6%。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这里又是入黄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所以早在80年代初期乌审旗就被国家确定为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监督区。
用该旗水保局高级工程师曹思彦的话说:“五十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六十年代滥垦乱牧闹开荒,七十年代沙逼人退无处藏,八十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九十年代人进沙退变模样,新世纪后狠抓生态多业旺。”――这就是乌审旗几十年来防风治沙、治理水土流失和狠抓生态建设的生动写照。
毛乌素沙漠里的渐变:走进乌审旗
特定的地理环境,严酷的现实,逼迫乌审旗人必须绝地谋生,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建设之路。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一个“一封(封育)、二障(设沙障)、三上(上措施)”的治理模式,一条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求生存、谋发展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之路在乌审旗渐渐成型。20世纪70年代后期,乌审旗被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地区。从最初的种树、种草、种柠条,到建小草库伦、小水利、小流域治理、小经济林种植,再到家庭牧场建设,沙区经济圈开发,乌审旗人开始了“愚公移沙”的征程。以宝勒日岱、殷玉珍等一大批治沙造林“娘子军”为代表的生态建设者,引领、传承着一代又一代治沙的愚公精神。在防风治沙、水土保持的攻坚战中,一部部绿色的乐章从毛乌素深处响起。
近年来,乌审旗紧抓西部大开发、长庆油田大发展机遇,围绕鄂尔多斯“二次创业”的战略蓝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战略。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充分利用境内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绿色产品,增加绿色收入;全力培植壮大工业支柱产业、农牧业基础产业、城镇新兴产业、文化旅游朝阳产业,精心打造工业新旗、绿色大旗、畜牧强旗、文化名旗。截至2010年底,全旗的GDP已突破70亿元。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特殊政策为乌审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旗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战略总揽全局。全旗林业生态建设以年均50万亩的发展速度推进,目前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542万亩,森林覆盖率上升到29.96%,林草综合覆盖率上升到75%,分别较1999年增加了11.36%和25%。全旗宜林地荒沙面积从1998年的700万亩减少到现在的不到380万亩。
乌审旗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天然气储量“巨大”,是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的主产区,煤炭远景储量500亿吨以上,煤气热量相当于160亿吨石油。这里是水电相济之地,是煤气共生之域,有发展绿色生态工业的天然优势。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到生态工业园区,从世界级整装气田到即将开发的大煤田,乌审旗正在演绎着绿色文化与绿色经济的生态进行曲。
守卫绿色、保护生态,不容任何人、任何项目破坏乌审旗已有的绿色氛围。乌审旗的土地绿了,但是怎样才能长久地留住这绿,呵护这绿,升华这绿,则成了乌审旗决策者深入思索的一个难题。为了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效保护现有生态,2011年6月旗委旗政府还专门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颁布了《乌审旗生态自然恢复区管护办法》。
鄂尔多斯市市委书记杜梓说过:乌审旗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作为立旗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振兴之举,牢牢抓在手上,着力构筑工业支柱产业、农牧业基础产业、城镇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朝阳产业,实施“四轮驱动”,初步形成生态型、立体循环型产业体系,使科学发展观在这里得到了践行。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乌审旗人永远怀揣着绿色的梦想。为了乌审草原不产生工业污染,他们秉持着“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 ’,整体经济‘大循环’”的理念,奉行打造“西部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基地”的战略,使产业链间实现了废物交换、清洁生产,形成了产业间的代谢与共生,构筑起了新的工业生态循环系统。当生态建设由人工分散治理向集中自然修复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治理向经营转变,由部
文档评论(0)